1361国事为先(2 / 6)

bsp;   “现在有人想要船引,所以今日你们才这么说?”

    魏广德继续追问道。

    “是啊,不少老乡,还有一些同年也都有此意。”

    江治说道。

    找到谭纶的人还不多,毕竟知道他在朝廷里也没几年了,何况年龄也大,和他同一辈的官员大多也致仕。

    不过谭家人后面也经商,自然也听说了海贸之利。

    当然,其实一开始这些官员家人更想参与的还是贩盐,毕竟大明盐商的富甲早就名闻天下。

    不过此时江南,海商实力在这些年里大爆发,已经大有追赶盐商的意思。

    倒是那些手工业商人,开工坊和织机的,虽然收入也是大增,但始终是比不过那些商人的。

    他们把商品卖给那些商人,所得利益也就那么多,和卖到国内其他地方都差不多的获利。

    而海商拿到他们的商品,卖出国门后价格往往都要暴增,利润反而比他们赚辛苦钱的还要多。

    “这样啊,说明如果朝廷这次开放港口,颁发船引应该会有许多家族争抢才是。”

    魏广德淡淡说道。

    闻言,谭纶和江治都是微微点头,并不否认。

    “这个,后面肯定还要好好斟酌,先不说这个。”

    想到这次可能面临的难题,魏广德不由得有些发愁。

    船引不可能无限制的发放,虽然每张船引都意味着朝廷每年都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但如果太多了也不好,无法体现出价值来。

    而且,不管是大明的生产能力还是西方的消化能力也存疑,所以无节制的大规模扩张外贸不可取。

    大明商品一定的稀缺性,更能让商品卖出更好的价格来。

    “工部,如果银钱投入足够的前提下,能否在一年内建立一座小城?”

    魏广德话头一转,忽然看着江治问道。

    “筑城?”

    江治闻言一愣,小声问道:‘可是要在辽西走廊筑城?

    如果是那里,需要从关内征发徭役才能快速完成,钱粮管够的话还是没有难度的。’

    虽然江治之前还说役夫吃紧,但那是朝廷只能拿出不多钱粮的前提下,按魏广德所说银钱足够投入当然是另当别论。

    其实在大明,虽然大部分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