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威胁(2 / 6)

p;   “那又如何?”

    徐文璧眉头一皱,还是没明白魏广德给他说这些有何意义。

    “有了关外草原上的羊毛,兰州的羊绒就可以大量生产,就如同松江棉布一样.”

    “嘶”

    魏广德话刚说到这里,徐文璧就已经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你的意思是,利用互市大量收购鞑子的羊毛纺造兰绒,行销天下?”

    徐文璧只是一开始没往那边想,魏广德把话说的那么直白,就差对他说拿银子投资兰绒作坊,要是再不明白那就是真傻了。

    话说完,徐文璧也没等魏广德答话,就自顾自低头思索起来。

    兰绒价格极高,可羊毛其实不贵,特别是草原上的羊毛。

    那地方牛羊遍地,是真不值钱,蒙古人御寒的衣服、帐篷其实也多是用羊毛纺织,只是做工粗糙,当然没法和大明比。

    实际上在北方,羊绒产品的纺织历史还是很久远的,只不过因为织造困难,所以产量一直都不大,因为大多是家庭作坊似的生产,要真能大批量织造才是奇怪了。

    兰绒成为权贵追逐的“顶奢”,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士绅豪门认可,而是全亏了肃王藩邸移驻兰州的功劳。

    肃王朱楧入藩大西北后,发现这里冬天既漫长又酷寒,还没有很好的取暖工具。

    当时,在兰州民间,已有利用羊毛纺织制作上衣的传统,但不成规模,也没有在上层社会流行。

    敏锐的朱楧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于是便在冬天到来前特意让人为自己纺织了一件羊毛绒大衣,会见客人,公事出行,他都穿着,既保暖舒适,又高贵雅致。

    上行下效,很快,用羊绒纺织冬衣便成为兰州上层社会的风尚,并逐渐成为在全国都叫响的一个服装品牌。

    甚至皇宫大内织染局开始专门采买兰州羊绒为宫里贵人制作御寒衣物,有了这样的示范,在公卿贵族中也逐渐风行开来。

    兰绒从上不得台面到被权贵勋臣追逐,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

    西北地区牧业发达,牛羊遍地,而兰州作为西北羊毛的集散地,为毛纺业提供了质优价廉的羊毛。

    按理说,兰绒的产量也应该很高才是。

    可惜大明和蒙古人之间长期的战争,让兰州的羊毛供应一直都不高,当地人即便有很高的纺织技艺,也因为很难凑足羊毛而无法大量织造。

    当然,也是因为稀缺才进一步助推了兰绒价格。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