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有劫,犹沧海之桑田,轮回不息。
玄衍仙宗立派八百载,据云渺之巅,揽星河于襟袖,纳千岳为丹墀,聚四方灵秀,成一方净土。
宗主通玄真人修为已臻化境,抱朴守一,掌混元鼎镇守气运,其鼎乃先天之物,可熔日月精华,淬天地灵髓,衍化无穷妙用,故招致四方觊觎,尤以十二宫为甚,忌惮日久。
是岁秋深,霜枫尽赤,万木萧疏,肃杀之气弥漫天地,太初云府联合太阴婵宫、渊崖道门等十二道宫,纠集万千修士,以窃龙脉,乱阴阳之名,会盟于云渺山门前,旌旗蔽空,杀气冲霄。
但见太初府主祭起离火幡,赤光灼灼,引动九霄雷云,如龙蛇盘空,撕裂苍穹,太阴宫主素手轻扬,布下玄冰大阵,森然寒气封绝四方,渊崖道人长啸一声,率三千剑修列阵东崖,剑光如林,似潮涌天倾,另有九宫修士各祭法宝奇珍,或钟、或塔、或镜、或印……宝光冲霄,交织成网,威压层层叠加,直逼玄衍仙宗护山大阵。
一时穹苍晦暗,日月无光,飞沙走石,千里云海翻腾如墨,万壑松涛在可怖的灵压下俱寂无声,仙宗光幕摇曳,涟漪阵阵,岌岌可危。
通玄真人知大势难挽,慨然长叹,白衣仗剑,独登百丈摘星台,须发皆张,罡风烈烈,将其袖袍鼓荡猎猎,如鹤翼舒卷,欲乘风归去。
其面容无悲无喜,指叩身旁玉磬,一声清越之音穿云破雾,响彻山峦,混元鼎自其顶门跃出,迎风便长,喷薄万丈霞光,鼎身九龙纹活转翻腾,昂首长吟,鼎口豁然洞开,倾泻出犹如天地倒悬、星河决堤般的磅礴伟力……
霞光宝气撞击之处,空间扭曲,法则哀鸣,然终因寡不敌众,混元鼎光华渐黯,龙纹悲嘶,忽闻天地间一声悲鸣,神鼎崩裂飞散,真人身陨道消,宗门典籍珍宝遭掠一空,九千弟子无一得脱,残阳如血映空山。
劫后唯见断壁残垣间,鼎片所落处生出异象,或化火泉,或结冰晶……虽有大半碎片被道宫弟子搜寻捕获,亦有不少残片裹挟功法秘术,散入山川河岳、市井凡尘,流转世间。
野老相传,鼎碎时真人长吟「神鼎重光日,青鸾再启时」,似有后手布置,然十二宫讳莫如深,遂成不解之谜。”
涵元殿中,典籍堆积如山,王承澈居于正中,神识分化千百,尽情攫取着其中封存的信息。
这些典籍都是王承曦闭关前交由他的,内里多是云霞宗内部记载的秘辛,王承澈也是趁着这几日闲暇,这才全身心投入其中。
王承澈本就对此兴致颇高,在发觉其中某卷或许与家中铜鼎有关时,更是暗暗心惊。
王承颖昨夜已经用了秘法将所得的讯息尽数传回,与王承澈商议良久,皆是认为或可一试。
毕竟秘境可遇不可求,其中显化之影又是鼎器模样,于情于理,王家都不可能坐视不顾。
————
王承颖在软红轩又住了两日,这两日里,他看似与寻常散修无异,白日里偶尔出门,在城中茶肆酒坊流连,实则将方、林两家的底细摸了个七七八八。
他探听得明白,方家此次由一位筑基中期的三长老带队,方明这等嫡系子弟虽也跟来见世面,但真正负责探查、乃至准备进入秘境的,却是另一批精干子弟。
方明那日酒后吐露的信息,经王承颖暗自推算,应在四日后的子夜,而阵眼游移之说,也并非虚言,那秘境入口处的空间波动,的确每日都在细微变化。
“不能再等了。”
第三日清晨,王承颖心中已有决断,眼下方、林两家摩擦日渐增多,城外时常传来灵力碰撞的波动,迟早要出乱子。
一旦局面失控,或是引来更强势力,他这点修为恐怕难有作为。
他悄然离开千川县城,并未直接前往秘境入口方向,而是绕了个大圈,钻入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