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童的表现也被何雨柱看在眼中,有追求就好,不怕你有追求,就怕你没追求,现在,也到了开诚布公的时间。
“吴童,你以后也不要一直叫我先生了,我姓何,叫何雨柱,人可何,下雨的雨,擎天柱的柱,以后咱们以兄弟相称就好。”
吴童脸上立刻浮现出激动的神色,终于得到先生的信任了,这两两天他一直心中忐忑,就怕得不到何雨柱的信任,自己死倒也不要紧,关键是两个妹妹就没人护着了。
“先生,我以后叫你何生吧。
你就叫我名字,直接叫吴童,或者和陈帮基一样叫我童仔。”
“不用这么客气,我既然已经认可你,咱们就不要那么疏离,这样吧,我以后叫你吴兄。”
“哎呀,谢谢何生。”
何雨柱没有坚持,不过就是个称呼,叫的再好听最终还是要看怎么做。
“何生,这是你让我收集的社团资料,我亲手整理书写的。”
说完,吴童从包里拿出一叠纸递过来,何雨柱接过看了一眼,不由抬头道:“吴兄,你的字写的不错嘛,上过什么学?”
“唉,惭愧,我没上过学,但从小跟着我爸妈学习,学的是祖上传下来的书,字认了不少。”
接触下来,何雨柱能感觉到吴童修养很好,做事有原则,做事有底线,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仁心。
“看来你家祖上了不得呀。”
吴童沉默了几秒,然后说:“祖上确实出过一位民间武术家,不知道何生有没有听说过?”
“哦?你说说。”
看来,吴家祖上确实不凡,不然吴童不会这么问。
“吴舒。”
何雨柱不由瞪大了眼睛,吴舒,是自己知道的那个吴舒吗?于是问道:“是明末清初时的武学大家吴舒吗?你练的是四明内家拳?”
“是的。”
吴童说完,脸上就浮现骄傲之色。
“我现在明白你为什么身手这么好了。”
吴舒可是明末清初时成就卓着的武术宗师和武学学者、诗人、史学家,有多部武学着作,在华夏武学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没想到他竟然是吴童的先祖。
何雨柱绝对不会因为吴童现在还没有达到暗劲而瞧不起他,实在是修炼武功的限制太多,甚至吴童在三十岁的年纪达到明劲巅峰已经是相当不得了的成就。
就像自己,两世为人,又有空间和灵泉,才算在二十多岁达到化境,他相信,在华夏历史上有很多人比现在的自己强。
吴童听了,脸上却现出一抹羞红:“我与何生相比,犹如繁星比皓月,乌鸦比凤凰。”
何雨柱不由笑起来,用手点指吴童道:“你呀,太谦虚了。”
吴童确实有一定的学识,他说的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是徐庶评价诸葛亮的话,表达自己和诸葛亮的差距,他自谦的说:吾之才比孔明,有如繁星比皓月,驽马比麒麟,乌鸦比凤凰。
没想到吴童现在引用过来夸奖自己,虽然知道这是吴童恭维自己,但谁不想听好话,所以又笑道:“说起来,咱们距离虽然离的远,但同属内家拳,往上追溯三百年,也不算是外人。”
这话虽有些强行拉近关系的意思,但也不算瞎说,他练习的太极拳和吴童的四明内家拳,都传自于明朝的张三丰。
武当内家拳传播极广,有众多分支,而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就是以张松溪、王征南、黄宗羲为代表的四明内家拳。
明朝中期,黄宗羲父子提出“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
的理论,内家拳成为有别于少林“外家拳”
的独立武术流派。
吴舒的师父石敬言与黄宗羲的关系极好,经常交流切磋,所以吴舒也学到了四明内家拳。
不论太极拳还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