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都放在四条横线的空档里。
这样的每一张卡片都像赛车一样,而时间线上的横线就像赛道。
根据谢玉收集的信息,每条赛道可以放10-12张情节卡片。
每张卡片的场景和情节,拍成电影剪辑后,或长或短大约2-3分钟之内。
那么填满90分钟的时长,算起来最多只能填进去40张左右情节卡片。
最后谢玉删删减减,不断调整剧情和人物关系。
理顺关系后,谢玉在每个时间点上,都按顺序挂上分类卡片。
分类卡片上,再写下借鉴经典桥段的设定梗概。
总之也是花花绿绿,散而不乱,也算是一顿精品大杂烩的,虽然大部分都是借鉴的,原创的不多,但也真耗费了谢玉不少心力。
到了五月中旬,剧本备案成功后,申请拍摄的请求的得到批复,见郑佳明一直都没回来。
谢玉只能让魏旭老大,兼职制片人,开始筹备剧组,好在与老四郑佳明,不少合作的幕后工作人员,都有联系方式。
看在谢玉出价不错的份上,加上老大魏旭坐镇,剧组筹备也是很快进入了状态。
至于演员问题,在拍摄工作开始前,都已经确定完毕。
出了女主角江依琳、还有一个重要配角是由表演系老师参演外,其他包括男主角,重要男配角、女配角,都是由毕业后,多少混的有点名气的师兄师姐参演。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