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章 军事改革(2 / 3)

革后,增加了步兵与炮兵协同,骑兵与步兵协同等训练科目。

    比如,在攻城战训练中,先由炮兵轰击敌方城墙,打开缺口后,步兵再冲锋入城。

    在野战训练中,骑兵负责迂回包抄,步兵负责正面牵制,火铳手负责火力压制。

    通过反复训练,明军各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越来越默契,整体战斗力大幅提升。

    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完善的后勤保障。

    以往明军的后勤补给大多依赖就地征粮,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引起百姓不满。

    陈林与朱元璋决定,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军事后勤体系。

    首先,设立“大明军需局”,负责统筹军队的粮食、武器、弹药、衣物等物资的采购、储存与运输。

    军需局在北平、大同、宣府等军事重镇设立了军需仓库,提前储存足够的物资。

    比如,每个仓库储存的粮食,能满足一万人军队三个月的需求,储存的弹药,能满足一场中等规模战争的消耗。

    其次,改善物资运输方式。

    利用现代带来的工程车与蒸汽机带动的火车。

    技术团队正在研发简易的铁轨与火车,计划先在北平与大同之间修建一条示范铁路,提高物资运输效率。

    同时,还组织了运输队,配备了马匹与马车,负责短途运输与偏远地区的物资补给。

    最后,建立“医疗后勤体系”。

    在每个军队驻地设立军医院,配备现代医护人员与大明的郎中,负责士兵的日常医疗保健与战伤救治;

    为军队配备急救包,让士兵在战场上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或互相救治。

    大明的革新不仅需要内部的稳定,还需要外部的和平环境。

    洪武十六年秋,应天府的金銮殿内弥漫着一股凝滞的气息。

    鎏金铜炉里的龙涎香袅袅升起,却驱不散朱元璋眉宇间的沉郁。

    殿外檐角的铜铃被秋风拂动,叮咚声里竟带着几分杀伐的预兆。

    “陛下,冯胜将军八百里加急!”

    通政司主事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他双手高举奏疏,额角的汗珠沿着脸颊滚落。

    “纳哈出据金山固守,拒不归降,辽东诸部已整兵备战,前锋距开原不足百里!”

    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龙椅扶手在他掌心留下几道深深的指痕。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