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 章 工业革新2(1 / 3)

    老铁匠听得连连点头,嘴里念叨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要是咱们打铁的炉子都装上这个,以后就不用费劲拉风箱了,还能省不少力气!”

    其他工匠也纷纷附和,有人问能不能用这机器带动织布机,有人问能不能用它来磨面粉。

    工匠们的好奇心,成了技术推广最好的动力。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无数的机器代替人力,生产变得高效而轻松。

    一位年轻的工匠激动地说:“若能将这蒸汽机推广开来,我大明的技术必将一日千里!”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和掌握这先进的技术,为大明的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见状,陈林立刻宣布:“示范工坊从今日起,定期对外开放,各位工匠都可以来学习。

    我们还会挑选一批有悟性的工匠,专门进行蒸汽机操作与维护培训,学会之后,就能参与到新工坊的建设中!”

    消息一出,工匠们欢呼雀跃,当场就有几十人报名参加培训。

    要发展工业,离不开金属.

    铁矿、煤矿是制造机器、提供燃料的基础。

    陈林与技术团队经过勘察,结合现代历史资料与实地考察,发现北平府西部的房山一带,有丰富的铁矿与煤矿资源,且开采难度较低,适合作为大明工业的原料基地。

    朱元璋立刻下令,从北平府抽调了五千名民夫,给予合理的工钱,避免像以往那样强征徭役。

    由现代采矿专家带领,前往房山开采煤矿与铁矿。

    采矿专家带来了现代的安全采矿理念与简易设备。

    比如用于支撑矿洞的木支架,按照现代标准设计,更稳固安全。

    用帆布制成通风的风筒,能将新鲜空气送入矿洞,减少瓦斯积聚的风险。

    用于挖掘的铁镐。比大明传统铁镐更锋利、更耐用,是现代工艺制造的。

    起初,民夫们对这些新规矩很不适应。

    以往采矿只图快,根本不注重安全,矿洞坍塌是常有的事。

    但在采矿专家的坚持下,民夫们开始按新规矩作业。

    先搭建木支架,再挖掘矿石。

    每隔一段距离就安装风筒,确保矿洞里空气流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