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663章 有此青鸟,当得十万兵!(4 / 5)

;   在长沙守与不守的问题上,薛伯陵坚持防守到底。

    不过,长沙虽属战略要地,但限于地势,守之不易,故统帅部在该城的弃守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

    常委员长一度有放弃长沙的打算。

    但薛伯陵一直的态度都是非常明确的:

    长沙必守!

    他认为在湘北地区作战有三点优势:

    一、我军在湘北有十五个军的兵力可参战,甚至说,完全不需要第五战区助战,仅凭其手中的九战区便可阻击一切来犯之敌。

    二、我军熟悉湘北的地形,可进可退,行动自由。

    三、湘北水多山多,日军机械化兵团行动将大大受限。

    就在四月份的时候,薛伯陵在长沙第六次纪念周上作题为“化路为田,运粮上山”的演讲,谓:“择地而战,或许在学理上说得通的,但在事实上看来,蛮打却也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因为我们不打,敌人绝不会自动回到东京去的。我们牺牲,敌亦牺牲。如此死拼下去,敌人的兵器虽好,但是没有用兵器的人,最后胜利必属我中华军民!”

    此次演讲,薛伯陵统一了第九战区上上下下的思想——

    以吾辈血肉,守长沙之土,护我湘江之民,卫我华夏万年!

    ……

    就在此时,电讯机要处处长疾步而来。

    “司令。”机要处长来到薛伯陵身边,压低声音,“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