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810年8月22日,中华大虞光中三十五年,原满清嘉庆十五年,农历七月十三。
大虞皇太子莫洲森在接到父皇莫子布同意出兵的诏令后,以沙皇罗斯帝国背弃和约为名,在石头城(塔什干)誓师,发兵二十万,征讨沙皇罗斯帝国。
而实际上兵力远不止二十万。
因为与正规军同行的还有漠北、漠西、哈萨克、柯尔克孜、西土尔扈特(卡尔梅克人)等部武装牧民以及拜火宗的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共计十一万有余。
这三十一万大军兵分三路,从三个方向夹击沙皇罗斯帝国。
北路军两万正规军带五万各部武装牧民共八万人,自阿拉木图等地出发,进攻罗斯帝国在乌拉尔河中游最重要的堡垒,沙皇罗斯帝国窥视中亚的最后据点,奥伦堡。
北路军都指挥使是刚刚守孝完毕的第二代定国公陈金川,他的父亲便是追封嘉定郡王的皇帝表弟,大虞第一号开国武勋陈光耀。
今年年初陈光耀在北京顺天府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谥号忠武。
大虞朝的武勋也开始凋零了,这类早年大量受创的将帅大多都不长寿,四十多岁去世的都不算罕见,只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老妖怪’才能越活越精神。
而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殖民时代,大虞朝的守孝规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多也就是守孝三个月,一般平民百姓守个三七二十一天就算孝顺了。
所以陈金川都不用夺情,就可以直接统领军队。
西路军由禁军龙骧左卫都指挥使桂涵为主帅,京营效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