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基本都没有多少抵抗,最‘激烈’的一战来自三发镇。
作为婆罗洲西北这片的牌面,三发苏丹召集了两千多丁壮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他们大约有五百杆火铳,其中大量各种粗制滥造的火绳枪,燧发枪不知道有没有三十杆。
其余的武器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在一根木棍上绑着一块尖锐长条石的石矛。
先锋官路易.库伦上校看了一眼,就没什么兴趣跟他们打仗了。
“黄,让你的连上,我会让其他连队从左右包抄协助你。
记住,如果他们直接崩溃的话,就少开火,这些人作为承担运输职责的牛马,还是称职的,不要浪费了。”
黄四郎领了命令,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自己的连队中。
他的这个连属于客家第二团,除了他这个百总和少数精兵以外,都是手大脚粗的客家人,士气高、减员补充快,因此很适合作为先锋。
“咱们连主攻,三十丈一轮齐射,然后直接冲上去砍,武定团的两个连会从左右包抄。”
“三十丈能打着啥,百总这是要抓活的吗?”有个队正大声问道。
“就你话多,一会你们队自己背弹药和粮食。”黄四郎白了他一眼,把手一挥,“齐步前进!”
三发苏丹挺着大肚子,穿着来自中国的丝绸长袍,脸上的表情很有些难看。
人一过万,无边无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