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这算是黄袍加身吗(3 / 7)

nbsp; 到了十八世纪初,北郑的乡试变成了给钱就可以考。

    只要你想参加乡试,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哪怕就是山贼,只要交一笔明经钱,也就是报名费,就可以报名。

    报名之后,再缴纳一笔通经费,也就是考试费,你就能真正上考场了。

    所以到了此时,北郑的乡试堪称群魔乱舞,一到试期,社会各界人士疯狂涌入考场。

    而为了多收钱,名额卖得又很多,造成考场内秩序极为混乱。

    什么夹带小抄,甚至请人代考都是小场面,因为每次开考,基本都会造成踩踏事故,每三年血祭五个八个考生,已经成了标配。

    北郑既然都这么抽象了,广南的也不遑多让,它根本就没有县试、乡试,只要你愿意报名,上来就是会试。

    会试会在十天内连考四场,前三场没被淘汰的,可以免除一定年限的差役,第四场考中的,就可以直接当官了。

    而这种搞法,简直就是为高门大户设立的。

    因为他们在第一步,也就是报名这里,就可以直接把不属于高门的学子给刷下去,直接不给报名资格。

    之后的连续四场考试,基本都是私相授受,特别是这四场中还有一场华文考试,就更有利于豪门大族了。

    当然,一般也不会做的这么过分,每次考试还是会让一定数量的寒门子弟报名。

    只有在张褔峦时期,他为了敛财开始直接卖考试名额以后,寒门学子才真正被断了路,这也是张褔峦饱受唾骂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