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十四章 回寨(2 / 3)

,她只一个不出门就是。

赵鹿鸣坐在地上,瞪视着面前的禁军都头,对方下意识就是脸色一白。

“都头来此所为何事?”

王继业赶紧就将肉干丢在了地上。

母猫“喵”地一声,叼着肉干回了窝里,但也并没有吃,而是谨慎地盯着面前的几个人。

他们慢慢地走开了,掺着些它不能理解的语言。

那个笨手笨脚的小姑娘消失了。

她甚至没有回头再看一眼它。

山中的夜晚是很冷的。

好在山寨里的士兵们有草屋,也有被褥,其中有几个小机灵鬼甚至还喝了酒——虽说挨了一顿痛打,但他们确实是不冷的。

但几十里外的另一处山坳里,黄羊寨的山贼们就过得没那么舒服了。

人很多,除去山坳原有的十几户人家外,还有毛家沟的十几户,以及黄羊寨原本的二三十老贼,后来依附的一百多流民。

加在一起就是三百余人,浩浩荡荡,可山里哪能长出三百余人的屋子呢?

他们缴获的军资里没有多少帐篷,因为夜袭一定会放火,放火就要烧油布。那他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砍些树,搭个草棚子,有条件的四面加了帘子挡挡风,没条件的就在草棚子里蜷缩起来——有些人甚至连棚子也没有,因为他们也带了不少粮食下山,那粮食也怕受潮呀!

山里的雨不会只追着官军下,夜里乌云飘过来,草棚里又冷又潮,他们哆哆嗦嗦睡不着觉,就开始嘀咕。

这一切的根由都在王十二!那个狗贼!他们愤愤地骂,若不是王十二出卖了山寨,自己一个人求了富贵,他们哪用得着在这里受冻呀?

王十二一定是投敌了,不然他怎么没有往城外传回消息?官军怎么找到了山寨?

还好羊角大哥是个机警的,一听到毛家沟报信,立刻就带着大家撤了,否则这还了得!

他们哆哆嗦嗦地叹气,哆哆嗦嗦地骂人,骂几句王十二,又骂几句官府,骂几句帝姬,最后再骂几句老天爷。

草棚在山民的房前屋后搭起来,渐渐连成一片,那牢骚与谩骂也就连成了一片,到得后半夜,王十二的兄弟起来解手时听到了没忍住,黄羊寨就爆发了第一次内讧。

先是相骂,后是推搡,毛家沟的人是很有理的,他们通风报信立过功,可流民也说王十二曾给山寨立过大功,山寨怎么就不记得了呢?

争吵间就有人动了刀子,等到在木屋里睡得香甜的黄羊角跳下床,冲进夜雨里时,雨水淋在他身上,就跟下血雨了似的,腥气扑鼻。

原本他们该多待几日再回山寨的,就怕官军走不干净,不踏实,不安全。

可谁能想到团练营这样快就跑来剿匪呢?他们在外面等不得太久,这一群山贼里,只有原本群老贼是抱团的,剩下的群体各抱各的团,还没整合好呀!

一群各怀心思的人拉出来吃苦吃得久了,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真升级成火拼,山寨还不知谁是主呀!

“黄羊角”就和手下嘀嘀咕咕了很久,愁眉苦脸,最后还是一路跟过来的小内侍出了主意。

“若依小弟说,他们怕就怕了,兄长怕什么?大不了还有招安啊!”

招安!大哥眼睛就亮了!

不错,官军来,他们就跑,官军走,他们还能找准机会再进城抢个一两次,给官军烦透了,自然就招抚了——我大宋历来的规矩就是这个呀!

他回去,要么没遇到官军,他舒舒服服地过个冬;遇到了官军,他就再等等,耗到官军走了,他继续舒舒服服过冬,开春进城大抢特抢两次,到时候就要派人给他个官做做,他就再也不必在山里熬着当贼了!

至于官军跟他死磕到底的可能性,别说“黄羊角”不会这么想,就连虞祯、花蝴蝶、南郑城里的一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