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郑天挺先生会当众如此夸赞他,正在他不知如何是好时,罗常培先生拍了怕他的肩膀:
“同学,你们的郑先生可是很少给学生如此高的评价哦!”
钱穆先生笑道:
“我也觉得他是学史的好材料。”
郑天挺先生用严肃且殷切的目光看着贺础安:
“贺础安,你这学期没选我的课,我们也有一阵子没见了,之前梅常委的讲话你应该也听见了,清华和北大的研究所要恢复了,修业期限为两年,期间研究所会提供生活费和奖金,两校文科研究所的招生专业都有史学。贺础安,你明年就要毕业了吧?关于将来,你怎么考虑的?有考虑过考研究所吗?”
贺础安坚定地点点头:
“先生,我已经想好了,明年准备报考北大文科研究所。”
郑天挺先生的眼中透出了笑意:
“这样很好,我也认为你个性沉稳,耐得住性子,应该继续从事史学研究。你考虑过今后研究什么方向吗?若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或是隋唐史,你可以师从陈寅恪先生,若是研究宋史,可以跟着姚从吾先生学习,若是研究唐史或是明清史,跟我一道也是可以。”
突然被问到未来的研究方向,胡承荫有些懵,他全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好如实作答:
“先生,我还没有想好。”
钱穆和罗常培早已看穿郑天挺“求贤若渴”的心情,在一旁笑而不语,郑天挺露出温和的微笑:
“无妨,这是大事,还是慎重一些好,况且你还有一年才毕业,慢慢考虑,不必心急。不过有一点我想有必要提前跟你说清楚,论文的水准决定你是否具有研究所的初试资格以及最终能否被录取,如果你可以早些定下方向,提早准备论文,报考时将从容许多。”
郑天挺先生中肯的建议让贺础安心中暖流涌动:
“多谢先生,我一定会认真考虑,好好准备论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