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躺着另一个婴儿,早已死去,脸庞安详,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笑了。”孩子开口,声音稚嫩却清晰,“在我拉他跑的时候,他笑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林奇跪下来,小心翼翼靠近。“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孩子摇头,“但他们叫我Y-12。他说我是哥哥。”
“那你呢?你想怎么称呼自己?”
孩子沉默许久,终于轻声道:“我想叫‘牵’。因为我牵着他跑了很久,我不想放开。”
林奇心头剧震。
这一刻,他看见了比觉醒更珍贵的东西??不是力量,不是天赋,而是**选择去爱**的勇气。哪怕世界教他冷漠,哪怕身体千疮百孔,他依然选择了伸手,选择了承担,选择了记住那一瞬的笑容。
“你做得很好。”林奇哽咽着说,“牵住别人的手,是最勇敢的事。”
孩子看着他,忽然问:“你会哭吗?”
林奇点头:“会。为了很多人,很多事。”
“那我也想学。”孩子仰起头,“我想记住他笑的样子,可我现在……流不出泪。”
林奇将原初之心轻轻放在他额头上。金光流淌,如春水融化坚冰。孩子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胸口起伏剧烈,眼角先是湿润,随后一滴晶莹滑落,砸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极轻的一声响。
“我感觉到了。”他喃喃道,“疼,但是……暖。”
苏萤含泪记录下这一刻的数据:【首例婴幼儿级共感自主突破案例,伴随情感复苏与神经重构现象,建议立即启动‘摇篮计划’应急响应】。
陈玄默默脱下外套,披在孩子肩上。“我们带你们回家。”
返程途中,牵被安置在特制温控舱内,持续接受共感引导治疗。他的意识逐渐清晰,开始回忆更多细节。
“他们每天给我们打针,让我们忘记‘不舒服的感觉’。”他在一次清醒时说道,“可是那天,我梦见了一双手,很软,一直摸我的头。醒来后,我就觉得……好想再被那样抱着。”
林奇坐在床边,握着他的小手:“那是你的母亲吗?”
“我不知道。”孩子摇头,“但我相信,她一定试过抱我。就算只有一秒。”
这句话让整个医疗舱陷入长久的静默。
三天后,忆园迎来第十七位新生者。
牵躺在康复床上,身边围着一群孩子,包括“醒”。两人见面时都没说话,只是静静对视了几秒,然后同时笑了。
当晚,林昭华画了一幅新画:两个婴儿在星光下牵手奔跑,身后无数牢笼纷纷崩塌,锁链化作飞舞的蝴蝶。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