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武成王抗倭!”
随着两人发言,在场一些富商们也是看到机会,平日里,他们是不可能跟江寒有交集的,但现在江寒在扬州抗倭,若是捐献出一些银两,必定能让江寒记住。
能被武成王记住,那可是一件相当划算的买卖。
于是,那些富商望族们一个接一个的起身表示,愿意捐赠银两,以作抗倭军费,驱逐倭奴,卫护大虞河山。
江寒也没想到自己这一篇文章竟然会得到这么多人的捐献,阎望,王将军等人是感激自己将他们写进骈文中,而商人们,则是看到其它机会。
但正所谓论迹不论心,不管这些商人们存着什么样的心思,也确实为抗倭做出了贡献。
忽然间,江寒心中一动,道:“诸位捐赠银两抗倭,实乃胸怀为国为民之心,此等报国胸怀,岂可默默无闻?江某会上禀朝廷,在扬州设立一大石碑,名曰功德碑,碑上刻上捐赠人之姓名以及捐赠的银两,让扬州的百姓知道诸位抗倭有功!”
一听这番话,在场的商人们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由朝廷设立石碑?刻上我们的名字?
好啊!太好了啊!
商人争利,可也不代表商人就不要名声啊,若真的由朝廷来设功德碑,那商人们的名字有很大概率也能流传下去,就算不能流传千年,流传百年也够了啊!
沈蘅美眸不由得一亮,看着江寒,异彩闪烁。
小弟弟真是聪明啊!刻一块功德碑才多少钱?可却因此能得到商人的大量捐赠。
虽说户部此次也拔了几十万两银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