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冽的茶香在简陋的石桌旁萦绕,山风穿过篱笆,带来草木的气息。
短暂的宁静之后,杨不拙放下了手中的粗陶茶杯,目光如深潭般投向武阳,缓缓开口,打破了沉寂:
“这次下山,卷入的漩涡,不小吧?”
武阳握着温热的茶杯,指节微微泛白。
他没有回避,坦然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
“是,师傅。弟子如今处境…如履薄冰,步步艰难。”
杨不拙微微颔首,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刘蜀大王刘煜,丞相谢飞…这两位,怕是从未真正信任过你。此番派你出兵,与楚烈合纵伐魏阳,可曾予你刘蜀一兵一卒?一粮一饷?”
武阳苦笑摇头。
“名义上是两国联军,实则…靖乱军是孤军奋战。刘蜀…未出一兵一卒,粮秣军械,皆需自筹,甚至还需向楚烈国借道、交涉。”
“不出力,却要分利。”
杨不拙的声音平静无波,却一针见血。
“三郡之约,化州已在你手。伐魏无论成败,刘煜都稳赚不赔。胜,他得利;败,损耗的是你靖乱军,是楚烈的力量。而他刘蜀,坐山观虎斗,毫发无损。好算计。”
武阳心中一震,师傅虽隐居深山,对天下格局的洞察却如此清晰。
他接着道:“不仅如此,在楚烈国内部,弟子与掌权的二公子熊亮、三公子熊炎,关系亦是水火不容。此次伐魏阳之路,楚烈是主力,若这两位公子处处掣肘,甚至暗中作梗…前路必是荆棘遍布,寸步难行。”
说到这里,武阳略作停顿,抬眼看了看杨不拙和一旁凝神倾听的杨元昊,决定坦诚相告。
“弟子不敢隐瞒师傅和元昊先生。正因局势凶险,为靖乱军数千兄弟寻一条活路,弟子…已与二公子熊亮冰释前嫌,秘密结盟。”
“哦?”
杨不拙的眉头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这讶异化作一丝了然和淡淡的赞许。
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与熊亮结盟…好,好!看来这些年,你不仅枪法精进,这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本事,更是长进了不少!懂得借力打力,在夹缝中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