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陈先童的决定(上)(2 / 4)

字字清晰,如同冰珠坠入玉盘,“雒城那边,该有动静了。”

武阳眼神一凝,抬手屏退了左右,只余二人步入内堂。他亲自为诸葛长明斟上一杯刚煎好的热茶,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彼此的面容。“先生是说……向朝廷求援?”

“正是!”诸葛长明接过茶盏,并未就饮,指尖在粗糙的陶杯壁上轻轻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玄秦大举压境,此乃倾国之危!主公虽号‘靖乱’,麾下亦聚拢了些许忠勇,然直面樊天虎狼之师,单凭我靖乱军一己之力,无异于螳臂当车。朝廷坐拥雒城,手握王畿精兵良将,府库之中粮秣器械堆积如山。此等存亡关头,岂容他们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他目光灼灼,直视武阳,“主公需即刻修书,言辞务必恳切,更要直陈利害!务使朝廷知晓,此非我靖乱军一家之存亡,实乃整个刘蜀之生死!梓州若破,樊天铁骑便可沿涪水长驱直入,直逼雒城!届时,王都危矣,江山倾覆,只在旦夕!必须让他们明白,这增援,不是为主公,为我靖乱军,而是为他们自己,为刘蜀社稷!”

武阳沉默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案几,发出笃笃的轻响。诸葛长明所言,字字如针,刺中他心底最深的忧虑。朝廷……陈先童……那个在雒城翻云覆雨的大将军,他会如何回应?是顾全大局,还是借刀杀人?每一个念头都带着冰冷的钩刺。然而,形势比人强。他霍然起身,大步走向书案,声音斩钉截铁:“先生所言极是!此信,我亲自来写!”

是夜,书房成了隔绝喧嚣的孤岛。窗外,细雨不知何时又悄然飘落,沙沙地敲打着檐下的芭蕉,更衬得室内一片死寂。灯烛早已剔得极亮,却依旧驱不散角落的浓重阴影。武阳端坐案前,紫檀木的桌面光可鉴人,映出他紧锁的眉头和紧绷的下颌线。他提起那支饱蘸浓墨的狼毫笔,笔尖悬停在雪白坚韧的蜀锦信笺上方,墨汁凝聚欲滴,仿佛是他心头沉甸甸的焦虑与决心。

如何落笔?既要陈明梓州之危,樊天之悍,道尽前方将士浴血的艰难与必死的决心;又要唤醒雒城君臣那可能早已麻木的危机感,点破梓州陷落后雒城唇亡齿寒的必然结局;更要在这字里行间,巧妙地避开陈先童那多疑的目光可能窥见的任何一丝“拥兵自重”的猜忌。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加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