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重回武安(4 / 5)

的眼睛。

“先生,” 武阳的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如同金铁落地,“武阳起兵,非为称王称霸,更非图谋天下权柄!此心此志,天地可鉴!只为两件事:其一,手刃潘峰逆贼,报我武安县血海深仇,祭奠亡父及万千无辜百姓在天之灵!其二,肃清刘蜀叛逆,还这片土地一个朗朗乾坤,让百姓不再受战乱流离之苦!仅此而已!”

他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犹豫或矫饰,只有一种近乎固执的纯粹。复仇与靖乱,是他心中燃烧不熄的火焰,是他一切行动的原点。至于那所谓的王座与天下,在他心中,远不如武安县废墟上的一捧焦土来得沉重。

诸葛长明脸上的期许之色微微一滞,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他凝视着武阳那双坦荡、决绝却又带着巨大伤痛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一个被仇恨与责任双重枷锁牢牢束缚的灵魂。许久,他长长地、无声地叹息了一声,那叹息中包含了太多——有敬佩,有惋惜,有洞悉未来的忧虑。

“主公赤诚,老夫感佩。” 诸葛长明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羽扇也停止了摇动,“然,主公可曾想过……”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肃立在周围、如同标枪般挺立的八百天武骑将士,他们的甲胄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反射着幽冷的光泽,每一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都写满了忠诚与坚毅。

“想过追随主公浴血奋战的这数万靖乱军将士吗?” 诸葛长明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敲打在武阳的心坎上,“卫钟、赵甲五兄弟,牙门三将还有这八百天武儿郎,以及郑南、巴镇、西州城头那些为‘靖乱’二字而倒下、而伤残的无数忠勇之士!”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将身家性命尽托于主公之手!所求为何?仅仅是为了主公一人之血仇吗?仅仅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朗朗乾坤’吗?” 诸葛长明的目光锐利如剑,直视武阳,“不!他们追随主公,是相信主公能带领他们打出一个太平盛世!是相信主公能给他们,给他们的子孙后代,博取一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未来!是相信他们的忠诚与牺牲,能换来一个可以安身立命、不再颠沛流离的归宿!”

“主公若只求复仇靖乱,功成之后,飘然身退,或归隐山林,或寄情江湖……” 诸葛长明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每一个字都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