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诸葛长明的归宿(六)(2 / 5)

一丝狐疑终究未敢多言,只道:“主将安好便好。”

唐承安则从容不迫,朗声说道:“诸葛长明叛军之势未绝,已斩蒋将军,如今郑南形势紧迫,我奉帅令前来合军剿贼。今夜休整,明日即刻拔营,三军齐发,围剿诸葛长明逆军!”

言罢,唐承安目光扫过众人,众将纷纷起身附和,军心气势大振。尤其是杨谦礼,虽仍有犹疑,但代帅令在前,又无确证,终究压下心中疑虑。

是夜,军中火把如林,帐篷连营,三万大军各据高地驻扎。唐承安站在中军大帐前,望着满营灯火,心中却如激流翻涌。他深知,若此计成功,这三万谢家军便将彻底掌握在武阳之手,真正打破谢必安军中一统之局。

而在病榻之上,卫炎章面色灰白,虚汗涔涔,眼神中却隐隐流露出痛苦之外的挣扎之意。那毒虽不致命,但封喉噤语,却足以令他形同废人。他几次欲起身挣扎,终究无力。

与此同时,唐承安在中军营帐内召集主将议会,明确部署明日行动。周子衡继续担任先锋,率领原本的一万谢家军先行出发,袭扰诸葛长明大营外围,吸引其注意。唐承安与杨谦礼则率两万兵马分左右翼合围,构成钳形攻势。

“此战须速决,”唐承安道,“否则若大帅亲征之军抵达,我等行动便难以施展,无法建立首功!”

杨谦礼沉思片刻,道:“前军破敌、我军合围,此乃奇计。只是前方地势不明,若诸葛长明早有布防,恐陷入苦战。”

唐承安朗声道:“放心,我已探得其大营西南角近日空虚,此战可直取敌营之要冲。”

众将纷纷称善,议定各军出兵时辰、夜间斥候方向、粮草调运等细务,分派清楚。

临散之时,周子衡独自留下,与唐承安相对而坐。

“卫炎章之事……”唐承安淡声开口。

“我已安排妥当,不死不语,不扰局势。”

“很好。”唐承安目光中闪过一丝森寒,“只要此战胜后,谢家军便难回旧统。”

深夜,风越发紧,军营内外却鸦雀无声,三万兵马仿佛沉睡的巨兽,随时准备觉醒撕咬。

此刻的巴镇,

暮色未临,巴镇已如临深渊。天色晦暗,阴云沉沉,一场大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