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夜袭郑南(2 / 5)

人的模样。

当轮到他们上前时,一名守城兵士懒洋洋地抬眼问道:“哪来的?入城作甚?”

武阳笑容谦和,作揖答道:“在西南做些小布料买卖,听闻郑南百姓多,特意来贩布,想在南市摆摊。”

那兵士扫了他几眼,眼神落在车上的布匹之上,又转头看向武阳身后两人,狐疑道:“怎么三人进城还推这么一车?看着不像庄货,倒像是……”

另有一名年长军士走上前,打量了几眼武阳,冷声道:“手伸出来。”

武阳微一愣,随即从容伸手,掌中尚有厚茧,指节分明,毫无武将征战之痕,倒像是搬运粗活人家的劳手。

军士点了点头,又拉开武阳肩包查验,看到的果然是账册与商用尺码布签,终于点头放行。

“进吧,进城前可别耍花样,最近诸葛先生下了令,虽宽人治城,但对奸细毫不留情。”

武阳三人入城后心中皆是一震。

果然如他所料——诸葛长明并未对外大张旗鼓整军布防,反而让百姓如常生活,兵马虽在,但大多数藏于暗处,此法虽未及谢必安之威压,却更得民心。

他一路行至南市,穿街过巷,仔细观察民情军势。街边铺户如旧,摊贩摆布整齐,小贩高呼生意,儿童嬉戏奔跑,路边更有布坊、铁铺、豆腐摊热闹非凡。

所经处多为普通百姓,衣着干净,脸上并无饥饿忧惧之色,这与前日他入谢必安所下之西州城形成了鲜明对比。谢必安虽未屠城,却也不予管理,任由兵卒私征民力、商贩横征重税,城中民怨四起。

而郑南城内井然有序,足见诸葛长明治下宽仁有道。

一名布庄老板正在门前招徕,武阳走上前去,与其搭话,话语间有意试探布料来源与布税情况,不动声色探出,城中近日并无大军调动,官府甚至未加强布匹管制,这表明城中并未因战事而紧急戒备。

谈话间,武阳看见不远处街巷中,一队甲士悄然行过,身披轻甲、腰佩短剑,队列整齐、却极为低调,显然是暗中巡逻兵。

他眼中微动:此地虽表面松散,其实内紧外松。诸葛长明用兵之法,不容小觑。

采买完毕后,武阳让随从将十余匹布料放于车上,用粗麻布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