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眉:“既然如此,岂非要用离间之策?”
诸葛长明摇头:“非也。离间虽好,却缓不济急。我观卫钟近日常遣斥候出南门巡林探路,说明其疑我军突袭西北山口。但此路崎岖难行,非重兵可通,实则我军只需示之以形,虚张声势,便可使其转兵西北。”
孙景曜眼睛一亮:“这就叫调虎离山?”
诸葛长明微微颔首,续道:“我欲分兵三路,赵将军,命你率重甲骑三千,自南道故意喧哗进逼,扰其耳目,不可接战,三日三夜不歇,佯装主攻。”
赵玄清双目如炬,抱拳应诺:“末将得令!”
诸葛长明转向李仲庸:“李将军率两千精兵,自山道迂回,扎营于西北,夜晚点火造营,多设营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引其主力。”
李仲庸沉声道:“当以死任之。”
诸葛长明又转向孙景曜:“孙将军,你麾下皆为轻骑飞鹰,夜间行动无人可比。你率六千骑,绕行郑水,潜至北门之外五里林中,伺机而动。待卫钟疑神疑鬼,将北门兵力抽调,便乘夜破其侧营,扰其军心。”
孙景曜喜道:“破敌之机,在此一举!我亲自前往,不破敌军,誓不归帐!”
诸葛长明此时敛容正色,道:“待三路布成,我将领主力于夜半直逼东门,趁其兵力调动、城防空虚,挥军突袭,一举而下郑南。”
帐中顿时寂静片刻,随即三将齐声高呼:“妙计!实乃妙计也!”
赵玄清叹道:“我等曾破城数十,未见此等神谋。诸葛先生神机妙算,佩服之至!”
李仲庸亦赞:“诱敌、虚张、声东击西,环环相扣,一旦发动,敌人只怕难以招架。”
孙景曜拍案而起:“此计不但精妙,更贴合敌将之性!若卫钟果真多疑,必中先生之计。”
诸葛长明却淡然一笑,缓缓坐回主位,轻摇羽扇,道:“此计虽精,但并非专为卫钟所设。”
三人一愣:“哦?莫非另有深意?”
诸葛长明眼神微微一动,缓声道:“此乃为武阳所设。”
“武阳?”三人几乎同时发问,神色俱变。
诸葛长明点头道:“他也算智勇双全,麾下之兵精锐非凡,今在郑南城外活动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