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鼓点春(1 / 4)

咱们这江南水乡有个小县城,名叫桃源县,城里有个更夫叫老胡。老胡今年五十有六,打更打了三十多年,每晚“咚——咚——咚”的鼓声,成了全县城人的活时钟。

老胡这鼓可不一般,是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鼓身是用百年梧桐木做的,鼓皮据说是老黄牛的皮,敲起来声音特别厚实,传得也远。老胡爱这面鼓如命,每年开春都要亲手为它重新蒙皮、上漆,保养得油光锃亮。

这年冬天特别长,眼看到了二月初,本该是柳树发芽、桃李开花的时候,可天还是冷得刺骨,树枝光秃秃的,地上连根草芽都看不见。老百姓着急啊,再这样下去,春耕耽误了,下半年就得饿肚子。

县令赵大人更是急得团团转,天天派人观察天象,可老天爷就是不买账,阴沉着脸,一点转暖的意思都没有。

这天晚上,老胡照常打更,三更时分,他走到城南那片桃李园附近,忽然心里一动,手下鼓槌不由得变换了节奏。原本“咚——咚——咚”单调的更鼓声,忽然变得轻快起来,像是春雨敲打屋檐,又像是春风吹动铃铛。

说也奇怪,这鼓声一响,园子里那些光秃秃的桃树李树,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冒出了点点花苞!

老胡以为自己老眼昏花,揉了揉眼睛再看,可不是嘛,那些枝头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粉白的花骨朵。他心下惊奇,手下鼓点不停,继续敲着那欢快的节奏。更奇的是,随着鼓声,那些花苞慢慢绽放,不一会儿,整片园子已是花香四溢。

第二天天一亮,城里就炸开了锅。人人都发现城南桃李园一夜之间花开满枝,纷纷说是神仙显灵。只有老胡心里明白,这事跟自己的鼓声有关。

消息很快传到了县衙,赵县令派人把老胡叫去问话。老胡不敢隐瞒,一五一十说了昨晚的事。

赵县令听后捋着胡子沉思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既然你的鼓声能催花开,何不多敲几次,让全县的草木都提前返青?这样春耕就能按时进行了!”

老胡犹豫道:“大人,这鼓声的神奇,小的也摸不着头脑,怕是......”

“怕什么!”赵县令打断他,“这是利民的大好事,就这么定了!从今晚起,你不必只打更,白天也敲,专门敲那催春的鼓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