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笔直青烟。三郎大喜过望,循烟而去,果然再见那片熟悉的茶园和茅屋。
陆老似乎早知他会来,茶已沏好放在石桌上。“茶味如何?”老人淡淡问道。
三郎扑通跪地:“师父,弟子知错了!这些年来,我忘了制茶初心,只顾追名逐利,坏了您传的手艺。”
陆老扶起三郎:“茶如镜,照见人心。你当初迷途知返,茶烟为你指路;如今利令智昏,茶烟自然消散。”
三郎恳求再学制茶之术。陆老却摇头:“手艺可再教,心性需自修。你且回去,何时心中无尘,茶烟自会再指路。”
回到钱塘,三郎变卖大部分家产,只留一间小茶铺。他不再追逐名利,每日只精心制作少量茶叶,卖给真正懂茶之人。奇怪的是,尽管产量少了,收入却足够温饱,甚至偶尔还能接济街坊。
一年后的谷雨时节,三郎采得新茶,依古法制作。冲泡时,那缕笔直茶烟竟又重现了。茶客闻讯而来,品后皆道:“这才是当年的‘烟指’味道啊!”
此后数十年,三郎始终守着那小茶铺,不为暴利所惑。他的“烟指茶”成了茶中传奇,却从不量产,只赠有缘人。
每逢有人问起制茶秘诀,三郎总是指着茶烟说:“你看那烟直指天空,像是在提醒我们:人活一世,如同制茶,火候太过则焦,不足则涩,不偏不倚,方得真味。”
至于那深山中的陆老,再无人见过。只有茶客传说,每逢谷雨时节,深山之中仍会升起一缕笔直青烟,为迷途之人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