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青鸢的绣品在县城越发有名。这日她正在院中绣一幅新的\"鲤跃龙门\",忽听门外传来马蹄声。抬头望去,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停在门前,车上下来个身穿锦缎的中年男子,正是上次买走锦鲤戏莲图的富商赵金财。
\"柳姑娘,别来无恙啊!\"赵金财笑眯眯地拱手,眼睛却直往院里瞟,\"上回那幅绣品挂在厅堂,客人见了都赞不绝口。\"
青鸢放下绣绷,擦了擦手:\"赵老爷过奖了,不过是些粗浅手艺。\"
\"哎,姑娘太谦虚了。\"赵金财从袖中掏出一个绸布包,\"这次特意来订一幅更大的,价钱好商量。\"
展开绸布,里面是一张画稿,绘着上百条锦鲤在莲叶间穿梭的景象。青鸢倒吸一口气——这\"百鲤图\"至少要绣上三个月。
\"这...\"青鸢犹豫道,\"眼下天寒地冻,溪水结冰,我...\"
赵金财忽然压低声音:\"听说姑娘的绣品之所以灵动,是因为常去溪边观察一条特别的锦鲤?\"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若姑娘应下这活计,我愿意出五十两银子。\"
青鸢心头一紧。她确实常跟村里人说红玉的事,但赵金财怎会知道得这么清楚?正迟疑间,赵金财又开口:\"三日后我派人来取图样,定金十两。\"说完不容拒绝地放下钱袋,转身上了马车。
待马车走远,青鸢的娘从屋里出来,忧心忡忡地说:\"这赵老爷看着和气,眼神却透着股邪气。鸢儿,咱不接这活了吧?\"
青鸢望着画稿,轻咬下唇:\"娘,五十两够咱家两年的开销了。再说...\"她摸了摸腰间挂着的小鱼香囊,\"我也想给红玉绣幅大的。\"
次日清晨,溪面结了层薄冰。青鸢呵着白气来到常坐的青石边,用木棍轻轻敲开冰面。不一会儿,一抹红影破水而出——红玉竟然还在!冬日里的它鳞片更加鲜亮,像团跳动的火焰。
\"红玉,天这么冷,你怎么没游去深水处?\"青鸢心疼地撒了把鱼食。锦鲤吞了几粒,忽然转身用尾巴拍打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冰面上,竟瞬间融出个小洞。
青鸢惊讶地伸手触碰那个冰洞,发现水是温的!她忽然想起老人们说过,有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