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啪嗒\"掉在书上。老头摆摆手:\"先莫急着谢。我这医术,不是随便传的。你得先过三关:一曰认药,二曰辨症,三曰守心。\"
头月里,费长房天天蹲在药庐里认药。老头把三百六十五味药磨成粉,让他蒙着眼摸,摸对了才能闻味,闻对了才能尝味。有回他摸了把辛夷,误以为是苍耳,老头抄起扫帚就打:\"苍耳带刺儿,辛夷有绒毛,你这手是摆设?\"
第二月辨症,老头让他跟着去看病人。有个农妇咳得直不起腰,老头摸了摸她的脉,又看了看舌苔,说:\"这是肺燥,用枇杷叶蜜炙,加川贝母三钱。\"费长房跟着抓药,手却直抖——他从前给张屠户抓药时,手也是这么抖的。
第三月守心,老头带他上了趟伏牛山。山脚下有个村子,全村人都得了怪病,浑身起红疙瘩,痒得睡不着。老头摸出悬壶,倒了些药汁在井里,全村人喝了水,红疙瘩竟慢慢消了。费长房问:\"师父,这是啥病?\"
\"是山鬼作祟。\"老头望着远处的山林,\"但它为何只害这村人?你且去问问村长。\"
村长抹着泪说:\"上月山崩,埋了只鹿。我们怕冲撞山神,把鹿埋在村东头了......\"
老头叹了口气:\"万物有灵,你害了它,它便害你。医道不是治人,是治心。\"他从葫芦里取出片鹿骨,\"把这骨研成粉,撒在埋鹿的地方,再赔罪烧柱香。\"
当晚,村东头的红疙瘩就全消了。费长房跪在老头面前:\"师父,我懂了。医道是救命,更是渡人。\"
三年后,费长房的医术已青出于蓝。他背着师父给的悬壶,回到了汝南。药铺的门楣上,他亲手挂起那葫芦,藤绳还是当年的,结儿也还是七个。
头天开张,就有个穿粗布衫的老妇来求医。她抱着个瘦巴巴的娃,说孩子泻了七日,找了三个郎中都没用。费长房摸了摸娃的肚子,又看了看舌苔,从葫芦里取出片茯苓,又抓了把炒米,熬了碗粥。娃喝了半碗,竟\"哇\"地哭了——这是七日来头回哭出声。
消息像长了翅膀。第二天,药铺门口排起了长队。有人举着\"妙手回春\"的木牌,有人说\"悬壶先生\"的药比神仙还灵。费长房却总记得师父的话:\"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