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部堂大人(1 / 2)

第360章部堂大人(第12页)

“吱呀——”

不待他吩咐,随从已心领神会地推开那扇厚重的房门。

顷刻间,清晨的阳光顷刻间涌入,将他一身绯袍映照得流光溢彩,孔雀补子上的金线熠熠生辉。

他稳步而出,仿佛踏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廊下往来的胥吏、属官见到他,无不退避道旁,垂躬身,齐声唤道“部堂大人”

顾秉谦微微颔,唇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笑意,既显威仪又不失亲和。

然而在他心底,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感正在涌动,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权柄的重量——从即日起,他顾秉谦,不再是那个在六部堂官议事时常常插不上话、略显边缘的礼部侍郎,而是执掌天下文教、简在帝心的礼部尚书!”

“去文渊阁。”

他沉声吩咐

新任部堂与同僚会面是惯例,今日的文渊阁内,六部部堂及内阁阁老齐聚,表面上是迎新,实则是为了探听风向、互通声气。

毕竟,陛下亲口交代的那“五年大计”

,绝非礼部一衙之力所能推行,需户部拨银、工部营建、吏部考核、乃至地方督抚配合。

此事关乎文教改革成败,更直接关系到他顾秉谦未来的身家性命。

这条路既然选了,就必须走得步步为营,既要漂亮,更要稳妥。

文渊阁外,门口早有中书舍人等候多时,看到顾秉谦连忙迎上前来,躬身引路:“顾部堂,两位阁老和诸位部堂已在阁内等候多时了。”

顾秉谦在阶前驻足,不着痕迹地深吸一口气,再次整了整绯袍的领口与袖摆,确保无不妥之处,这才迈步踏入这座决定帝国命运的中枢之地。

阁内,熟悉的檀香袅袅,几位身着绯袍的部院重臣正围坐在茶案前低声叙话,见他进来,纷纷起身相迎。

“顾部堂荣升礼部尚书,实乃众望所归,可喜可贺!”

辅方从哲率先拱手,花白的眉宇间带着惯常的温和。

吏部尚书王在晋紧随其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笑容里带着几分熟稔:“秉谦兄在礼部浸淫十余年,熟稔文教利弊,此番执掌礼部,定能不负圣望。”

在座的都是官场老手,谁不知道顾秉谦在上任前被陛下召进宫详谈了一下午?随后就传出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的圣旨。

这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众人将心中的种种猜测与疑虑暂且压下,面上皆是春风,纷纷出言道贺。

辅方从哲与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目光短暂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疑惑:

以今上洞察秋毫、锐意进取的性子,为何会选择顾秉谦这等素有“柔佞”

之名的人来担此改革文教的重任?

吏部尚书王在晋知道的则更多些,这几日,吏部在陛下的授意下,火通过了一大批涉及礼部及其下属机构的人事任命。

那些新任的郎中、员外郎、提学御史,无一不是经由司礼府通报、陛下亲自圈定的人选。

如此大规模、深层次的人事更迭,若说陛下没有关乎国本的重大举措将要推出,他是绝不相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0章部堂大人(第22页)

至于兵部尚书熊廷弼、工部尚书徐光启、户部尚书毕自严,皆是陛下登基后破格提拔、倚为干城的重臣,早已习惯陛下“不拘一格用人”

的风格,此刻只是端着茶盏,等着议事正题。

寒暄落座后,茶过三巡,刑部尚书黄克瓒率先开口。

这位泰昌朝留下的老臣,手指摩挲着茶盏边缘,语气沉重:“顾部堂,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顾秉谦颔,他继续道,“礼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