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是我们的骑兵(2 / 3)

却吹不散城墙上的热乎气。

士兵们还在望着远去的队伍,有人开始哼起了边军的老调子,调子不算规整,却唱得铿锵有力。

周显目送着明军铁骑的身影在草原尽头渐渐缩小,却仍像一道不可撼动的屏障。

马蹄声虽已渐远,但那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还在镇北堡的上空回荡,也在每一个明军将士的心中,刻下了属于大明的骄傲与光荣。

他紧紧攥着拳头,目送着大军远去,心中默念:“愿陛下洪福齐天,愿将士们旗开得胜,愿我大明重现昔日辉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3章是我们的骑兵!

(第22页)

-----------------

辽阳城,行宫内。

朱由校轻轻放下手中那份墨迹犹新的奏疏,指尖在光滑细腻的宣纸纸面上停留片刻。

朝阳透过雕花木窗,为殿内镀上一层暖金,也照亮了他眼中复杂的神色。

“好一个孙承宗。

“他低声轻叹,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几分敬佩。

目光落在奏疏封面上那一行苍劲有力的题签——

《请设辽东布政使司行屯田疏》

辽东总督孙承宗谨题:为恭颂圣武荡平建奴,敬陈辽东善后屯田事宜,以固根本而图久安事

臣承宗诚惶诚恐,稽顿,上奏天听:

窃惟陛下神武天纵,圣哲英断。

迩者御驾亲征,躬冒矢石,王师所向,雷霆万钧,遂使建州逆酋,灰飞烟灭;漠南诸部,望风归附。

扩疆土千里之遥,雪国耻百年之恨。

今辽东之地,烽燧永靖,黎庶初安,此诚亘古未有之功业,足慰列祖列宗之灵于在天矣!

臣每思及此,不胜欢忭鼓舞之至。

然,武功既彰,文治理当并进。

辽东之地,久罹兵燹,城郭残破,田畴荒芜,百姓流离失所。

若不加以抚恤,广兴屯垦,恐难收实边之效,虚耗朝廷粮饷。

臣奉旨详察辽地形势,昼夜思惟,敢不竭尽愚钝,为我陛下陈之。

臣观辽地幅员虽广,然近年寒暑失常,地气转冷,兼之辽泽广大,水潦未平,膏腴可耕之地,实多限于数处:

其一,乃辽河沿岸平原,自铁岭卫、沈阳、辽阳,南至海州卫、盖州卫,地势平衍,水源充足,为屯田善之区。

其二,为辽西走廊,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傍海通道,土质尚可。

其三,为锦州、义州、广宁相连之地。

其四,则为浑河上游谷地,如抚顺、新宾、清原等处,亦可渐次开。

为长久计,臣愚见有三,伏乞陛下圣裁:

一请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以隆体制

辽东都司旧制,专为备虏而设。

今既永清边氛,当化兵政为民政。

乞将辽东都司改为辽东承宣布政使司,设巡抚、布政使等官,与山东、山西等同为腹里。

其原设卫所,渐改为府、州、县,选派干练官吏,专责民政、钱谷、刑名,与都指挥使司军政分治,俾便深耕地方,化剑为犁,实边之基自固。

二、请广行民屯以实疆土

仿古制而因时宜,召募关内、山东、河南等处无地流民,兼安置辽东归附部族之众,以五百户设一屯田所,择前序可耕之地分驻。

每所配屯官数员,督率农事;每户由朝廷贷给耕牛一头、粟麦豆种子二石,并拨半年口粮,另给犁、铧、锄、镰等农具,助其开垦新田。

流民愿往者,免其原籍赋役;归附部族愿耕者,编入民籍。

三、请定赋优抚以安民心

新垦之田,三年内起科。

第一年,所获粮粟,官收其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