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齐五千精骑。
将士们纷纷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
阳光照在他们新配的镶铁棉甲上,映出一片肃杀的寒光;马鞍旁斜挎着制式三眼铳,腰间悬挂的崭新腰刀。
这些年轻的骑兵眼中不见丝毫惧意,唯有跃动的战意与对军功的炽热渴望。
“走!
让蒙古蛮子看看,现在的大明骑兵,不是他们能惹的!”
李秉诚大喝一声,马鞭挥下,五千铁骑踏着尘土,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杀鞑子,换军功!
杀杀杀!”
-----------------
开原的战报很快传至朱由校手中,他刚刚率领大军班师返回辽阳。
萨尔浒一战全歼后金主力、生擒努尔哈赤的喜悦还没散去,就被突如其来的这份“科尔沁骑兵万余,袭扰辽北”
的战报坏了心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1章朕给他封伯!
(第22页)
“鼠辈科尔沁!”
他怒极反笑,手指攥得白,“区区一个部落,人口不过十万,兵力不足两万,也敢趁火打劫?”
站在一旁的孙传庭躬身道:“陛下息怒,蒙古诸部向来见利忘义,想来是见后金与我军决战,以为有机可乘。”
“见利忘义?他们也配!”
朱由校冷哼一声。
要知道现在的草原是个什么情况,经过一百多年的内斗,如今的草原就是一盘散沙。
自从1402年,北元大臣鬼力赤杀可汗,废除“元”
国号,改称“鞑靼”
,北元正式灭亡;
之后的蒙古就分为两大集团:东部的“鞑靼”
(黄金家族后裔主导)、西部的“瓦剌”
(非黄金家族的部落联盟),两者长期混战,谁也无法统一蒙古。
而大明则是顺水推舟,推行“羁縻政策”
,对蒙古部落“分而治之”
,瓦剌强了,就帮鞑靼;鞑靼盛了,就扶瓦剌,阻止蒙古统一。
16世纪初的时候,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世的时候,鞑靼领达延汗(成吉思汗第15世孙)通过军事征伐,短暂统一了漠南蒙古。
将漠南蒙古分为“六万户”
(左翼三万户: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右翼三万户:土默特、鄂尔多斯、永谢布),分封给诸子统治。
可他一死,儿子们又开始内斗,展到现在,整个蒙古草原整体上形成漠南和漠北(原来的鞑靼)、与卫拉特蒙古(原来的瓦剌)三大区域、部落林立”
的格局
借鉴一下,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在群里探讨。
其中主要和大明相爱相杀的主要是漠南蒙古这一部分。
漠南蒙古主要包括左翼和右翼两部分,左翼的察哈尔部、内喀尔喀五部、科尔沁部;右翼的土默特(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为中心)、喀喇沁(赤峰、辽宁朝阳一带)、鄂尔多斯(河套地区);
漠北蒙古主要是外喀尔喀七部,七部以杭爱山、克鲁伦河为中心,覆盖今蒙古国大部分地区。
更北边的就是布里亚特蒙古,分布于贝加尔湖以东,也是属于蒙古本部的“林中百姓”
后来被俄罗斯征服,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
漠西卫拉特蒙古主要由:准噶尔(新疆伊犁)、和硕特(阿尔泰地区,迁居青海湖)、杜尔伯特(新疆阿勒泰)、土尔扈特(新疆塔城)四大部
ps:就是那个乾隆年间东归的土尔扈特部。
而察哈尔部是漠南蒙古的“黄金家族”
直系后裔,林丹汗作为达延汗的七世孙,自1604年即位后便以“蒙古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