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混乱的钱制(1 / 2)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瑞王朱常浩身上。

作为宗室领袖,此时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瑞王感受到那沉重的压力,额角冷汗涔涔。

他内心剧烈挣扎:一边是祖制威严和藩王们的既得利益,一边是皇帝不容置疑的决心和底层宗室惨淡的现实。

他脑海中闪过那些因无禄而上门哭求的远支“宗亲”

,想想晋王、代王勾结晋商的下场……再看看皇帝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终于,他艰难地起身,对着朱由校深深一躬,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陛下……陛下心系社稷,泽被宗亲,老臣……感佩莫名!

毕尚书、方阁老所言,皆老成谋国之言。

宗室繁衍日众,禄米已成重负,若再因循旧制,非但国将不国,宗室子孙亦将困顿潦倒,辱没祖宗威名!

陛下若开民禁,设‘宗室护卫之军’以武勋激励子弟,实乃……实乃为宗室寻一条自强之路,老臣……附议!

回府后,定当详述陛下苦心,晓谕诸王宗亲,共体时艰,拥护新政!”

他选择了站在皇帝一边,既是无奈,也是明智。

朱由校见阻力基本消除,目标达成,便不再纠缠细节,展现出帝王的乾纲独断:

“诸卿所虑,朕已知晓。

然病入膏肓,当用猛药!

朕意已决:

“废除亲王驻藩之制,各地亲王、郡王限期一年内悉数迁居京师或南京,由宗人府统一管理。”

“亲王岁禄,即日起定为三万石;郡王定为一万石!

永为定制,无旨不得增!

此数已远一品大员俸禄,足彰天家体面!”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所有爵位,即日除爵!

原授者及其子孙,无论嫡庶,一律编入‘宗室名册’,与四民同列。”

“宗人府、礼部限一年内厘清玉牒,完成改制!

宗室子弟可许其务农、务工、经商、科考、从军!

与民同例,依律纳税!”

具体细节,着内阁会同宗人府、户部、兵部、礼部,依此议拟定细则,明天下!”

“瑞王叔”

他看向瑞王,“劳烦皇叔将今日之议,尤以晋、代二王殷鉴及改制要旨,遍谕诸藩府宗室!

望诸王宗亲,深体朕心,共克时艰!

宗室之未来,在自强不息,在为国分忧!

而非坐食山空,自绝生路!”

“臣等遵旨!”

阁老部臣齐声应诺,声音在暖阁中回荡。

“老臣……领旨!

定不负陛下所托!”

瑞王朱常浩深深伏拜,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释然。

朱由校淡淡点头:“如此甚好。

皇叔且回府歇息吧。”

他挥了挥手。

待瑞王身影消失在暖阁门外,朱由校重新坐回御座,目光如电,扫过阁老部院重臣。

朱由校端起茶盏,轻呷一口,目光扫过几位重臣,语气带着一丝探讨的意味:

“诸位爱卿,山西逆案、宗室改制诸事已定,朕心稍安。

然今日召见,尚有一事萦绕心头,想请教于诸卿。”

众臣连忙躬身:“臣等恭聆圣训,不敢言教。”

朱由校放下茶盏,目光落在户部尚书毕自严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深意:

“毕爱卿,你掌户部,通晓天下钱粮赋税。

朕近日对我大明之钱制,颇感兴趣。

自太祖开国至今,钱法几经更迭,其中沿革利弊,爱卿可为朕解惑一二?”

毕自严闻言,精神一振,他整理思绪,恭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