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兴州城的寒风还在窗外打着旋儿,徐大志裹着一件军大衣,坐在家里书房,盯着手里那份厚厚的方案书,眉头拧成了疙瘩。
桌上还摆着半碗没喝完的小米粥,一碟腌萝卜,年味儿还没散尽,可徐大志心里头那点热乎气,已经被这份“彩电厂生产车间改良方案”
给浇得差不多了。
方案是赵宏递上来的。
赵宏是他挖过来不假,也是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脑子活络,肯钻研,就是有时候……太理想化了点。
这不,他这份方案,写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但只适用在长红那种模式。
“重复环节,优化;可取消环节,取消;可合并环节,合并……”
徐大志低声念着,手指在纸面上划过。
赵宏连作业分工怎么调整、工装设备怎么重组、甚至零件规格变了之后流水线怎么跟着动,都写得明明白白。
最后还附了一份“生产流程改革重点”
,什么零浪费、废止搬运、全工序流水化自动化……一条条,一款款,看得徐大志脑仁儿疼。
平心而论,这方案做得是真不错。
徐大志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是真照这么干,加上年前刚谈妥的那条新生产线,生产成本唰唰往下降,降个百分之四十大有希望。
到时候,就算彩电零售价压下去百分之三十,利润空间照样不小。
这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彩电市场来说,是没啥大问题的。
可问题是……这动静也太大了!
徐大志仿佛已经看见车间里被折腾得底朝天的模样:机器挪位,线路重铺,工人们都得重新培训,整个生产秩序得乱上一阵子。
这哪里是改良?这简直是要给生产车间动一场大手术,还是不开麻醉药的那种。
他暗自嘀咕:“这真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看着挺好,下手真难啊!”
还不如干脆划块地,重新建个新车间来得痛快!
但这话他没法跟赵宏说。
徐大志端起已经凉透的茶缸子,抿了一口浓得苦的酽茶。
他有个秘密,一个没法对任何人言的秘密。
一种叫“集成电路”
的东西,薄薄的一片,就能顶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