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o章 站满了村里的老老少少(1 / 4)

初六一大早,徐大志就被院子里的鸡叫声闹醒了,他披上那件半新不旧的军大衣,推开木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大志,起来了?”

黄建国搓着手从院门外进来,身后跟着袁明军和袁国军俩,“车准备好了,咱啥时候去县里?”

徐大志哈出一口白气:“吃完早饭就走。

县长那边约的九点,不能迟到。”

这趟去县里,可不是走亲戚串门那么简单。

徐县长和夏副县长亲自邀请,要带他们看看县里的包装厂和黄酒厂。

消息早在村里传开了,人人都说徐大志如今是个人物,连徐县长他们都要敬他三分。

徐大志的母亲袁翠英端出热腾腾的米粥和烙饼,嘴里念叨着:“多吃点,县里的饭局哪能真吃饱?都是场面上的事儿。”

徐大志笑笑,心里明白母亲是担心他。

这几年他在外头闯荡,从小买卖做到大生意,如今在兴州城和省城都有产业,但在母亲眼里,他永远是个需要照顾的儿子。

饭后,一行四人坐着那辆蒋伟开的黑色大奔加长版往县里赶。

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蒋伟一边开车一边小声嘀咕骂路,徐大志却望着窗外出神。

这片土地养育了他,如今他有了能力,是该为家乡做点什么了。

县政府的办公楼比想象中要简陋些,墙皮有些地方已经剥落,但会议室里却暖烘烘的。

徐县长一见徐大志就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徐总,辛苦你们了!

袁家村出了你这样的人物,是我们整个县的骄傲!”

寒暄过后,一行人先去参观了包装厂。

厂区很大,但机器声却稀稀拉拉的,都是老旧的设备。

王厂长一脸愁容:“现在订单少,厂子都快维持不下去了,年后是没啥大订单。

两百多号工人,工资都得困难。”

黄酒厂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黄酒在本地很有名,但销路打不开,只能在本县小打小闹。

夏副县长叹气道:“咱们这黄酒品质其实不差,就是缺少包装和推广。

徐总,你们小麦电子和镜湖酒业的成功经验,正是我们需要的啊!”

徐大志仔细听着,时不时问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