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志抬头看了看门牌,“应该没错。
这回是个老技术员,姓周,听说脾气有点倔。”
敲门前,徐大志特意整了整衣领,对两人说:“这位得换个策略,不能直接利诱。
开门的是一位头花白的中年人,戴着一副眼镜,手里还拿着份技术图纸。
“周工您好,冒昧打扰……”
徐大志这次没直接亮明来意,而是说自己是电子爱好者,特地来请教几个技术问题。
老周技术员一听是讨论技术的,态度立马热情起来,赶紧请他们进屋。
徐大志还真准备了几个专业问题,两人越聊越投机。
从显像管聊到电路板,从岛国技术聊到德国设备,听得谢伯洪和蒋伟云里雾里。
聊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徐大志才慢慢把话题引到行业现状上。
“周工,不瞒您说,我现在在南都省搞了个厂子,就想生产出咱们华夏人自己的好电视。
可惜啊,缺的就是您这样有经验的技术大拿……”
老周技术员叹口气:“年轻人有抱负是好事。
不过我在长红干了大半辈子,有感情啊。”
“我理解,”
徐大志点头,“但您想想,您那些技术、那些经验,要是能带动一批年轻人,做出咱们国际一流的电视,那不是更有意义?”
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听说您孙子想到广深城上学?那边教育资源确实不错……”
老周技术员猛地抬头,眼镜后的眼睛闪了闪。
徐大志知道,这话也说到心坎上了。
离开周家时,已是深夜。
寒风更刺骨了,但徐大志心里热乎乎的。
“徐董,您说这能成吗?”
蒋伟推着自行车问。
“谁知道呢?”
徐大志哈出一口白气,“挖人就像谈恋爱,得慢慢来。
今天只是撒网,收网还得等几天。”
三人消失在夜色中,而远处,长红厂的霓虹招牌在夜色中静静闪烁,对这个悄然开始的“人才争夺战”
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