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姚小霞把徐大志叫到客厅沙上坐下,准备好好跟他聊聊。
她给徐大志倒了杯热茶,语气温和地说:"
大志啊,老师想跟你谈谈学习的事。
"
姚小霞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说起:"
你看去年毕业的张明,现在在研究所工作,月薪都快八十了。
他当年就是踏踏实实学习,从来不急着打工赚钱。
"
她翻开相册,指着毕业照说:"
还有这个李芳,现在在外企当翻译,收入更可观。
"
"
你现在去快餐店这类地方打工,一天站七八个小时最多也就几块钱。
"
姚小霞皱着眉头计算道,"
要是把这份精力用在学习上,将来有个好单位,一个月的工资可能就抵得上现在几个月的打工收入。
"
她语重心长地给徐大志算这笔账。
姚小霞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
你看隔壁王教授的外甥,去年大学毕业直接进了银行,第一个月就拿了六十多块。
你再看看学校门口那些理店的小工,都干了两年了,现在一个月才三十块出头。
"
她拍拍徐大志的肩膀,"
老师不是不让你打工,是希望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
坐在一旁的陈文明边看报纸边点头。
他心想妻子说得确实在理,这些例子都是身边活生生的事实。
要是换成教育其他学生,也是挺合适的。
不过徐大志的情况比较特殊,这孩子家里困难,陈文明也能理解他急着赚钱的心情。
姚小霞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讲着人生道理,说什么学历决定前途,努力就能成功之类的话。
可这些话对徐大志来说简直就是耳旁风,一点作用都没有。
陈文明虽然不清楚徐大志那家营销公司具体经营得怎么样,但兴州电子厂、国强电子批市场,还有乐天电子厂的规模他可是门儿清。
更别提徐大志还经营着一个镜湖酒业集团呢!
就说徐大志开的那辆豪车吧,光是一个月的油费、保养费就得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