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未雨绸缪,盘活土地(2 / 3)

也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日常的训练自然不会停止,部队以战带训,对周边的地区进行面整束,将潜伏在周边的一些鬼子,汉奸,以及破坏分子全部清除。

    与此同时,周边的土地也将纳入管理范围。

    华夏是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不管怎么发展,老百姓对土地的渴求发自内心深处,永远不可能割舍的。

    大量的人口过来,对土地的耕种和利用也有极大的好处。温三还记得另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几年之后,因为天气以及多种原因,整个华北平原地区,将会陷入严重的粮食危机,大把人因为没吃的,直接被饿死。

    国府的储备粮食也是严重不足,连自己都满足不了,根本无法顾及到广大的老百姓。

    小鬼子的为烧杀抢掠无疑加重了这样的灾难,加上天气严重干旱,几个月都没有下雨,土地完全绝收。

    当时【指挥官】坐镇陪都,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对于下面呈报上的来消息,也不是很上心。一心只想着征兵,征食,以至于耽误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在这场大饥荒中,粗略统计死去的老百姓人数超过了300万人!

    这对当时无比严峻的抗战形势来说,也是极大的打击。老百姓饭都没得吃,哪有心思去抗日?

    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温三是知道的。

    他现在控制的区域,就在这华北平原上,山河四省都在他的辐射范围之内。

    如何利用手中的土地,囤积更多的粮食,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特殊天气带来的大旱他改变不了,但可以从人祸方面入手。比如如何占领更多的地盘,将自己的控制区尽量扩大。如何消灭小鬼子,将他们赶出这片富饶的土地。

    目前温三的实控范围之内,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耕种。目前人口都不能保证将所有的土地利用起来,更别说进行开荒了。

    土地有了生机,才能快速聚集人口,才能繁荣经济,提供必要的工业基础……

    这一切的问题,都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温三对于这一点,脑子非常的清醒。没有土地的繁荣,空谈工业发展就如无根之萍,随时都可能直接崩溃。

    如何把土地安全交到老百姓的手上,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在那个年代里,老百姓完全是弱势群体,他们是弱小的代名词。

    跟那些土豪劣绅相比,他们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即便温三把土地交到他们的手中,如果没有严格而又合理的管理制度,那些土地很快不会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去。

    最后又会形成地主垄断土地使用权,对老百姓进行无情的盘剥。老百姓依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