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游鱼(1 / 3)

    至于性别……

    你就说聪不聪明吧!

    做人不能太贪。

    一个明显在合格线以上,另外一个更是直接飞到了天上,是公主殿下又怎么了?

    我们不会装眼瞎吗!

    殷灵毓借由着之前做的实验,留下的那一片实验场地,没事就拉着赵徽柔琢磨些小东西。

    宋代正是叆叇,也就是眼镜这个概念的形成时期,虽然叆叇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典籍,但北宋也是有雏形的。

    这个东西少见,还不流行,但也已经有了,镜片已经是现成的了,殷灵毓便顺手将望远镜组装了出来。

    面上主要研究的还是两个方向,一是农桑,二是治水。

    可以说相当的有志气和忧国忧民。

    赵徽柔在这两个方面不是很擅长,但在经济上却是进展飞快,不仅当日很快想到西夏卖不出羊毛会生事,并且举一反三,已经在磨殷灵毓和她一起研究盐了。

    谁让西夏的特产之一就是上好的青盐呢?

    要是有办法破解和反制回去,西夏不就又少了一样能和大宋交换茶叶丝绸的东西吗?

    殷灵毓对此表示非常欣慰。

    并拉着赵徽柔窜来窜去。

    大臣们就算是对立皇女一事大有意见,大多数也都是冲着官家去的,毕竟这样懂事可爱,聪明漂亮的两个小公主殿下什么也没做错,只是太优秀了而已。

    再加上赵祯一直态度隐晦暧昧,也不明说,就是一边得瑟女儿一边养女儿,并且还在借着身体不好的理由,不断的调动自己信得过的臣子回到中枢,大臣们那是不敢怒也不敢言。

    毕竟首先这怒的对象就找不准啊!

    难不成要他们撸起袖子,冲到官家面前,义正词严的大喊:“官家!您不能那么宠爱您仅有的两个女儿!官家,您不能生病!您不能找我们给你分担政务!您赶紧好起来生两个!”

    这要是传出去,史官怕不是要笑掉大牙,在后世史书上记一笔“某年某月,群臣因帝女过慧而谏,帝弗听”,他们还要不要脸了?

    其次,这言的风险太大了!

    攻击两位殿下?能攻击什么?

    攻击灵毓殿下不该找出朱砂救父救兄姊?攻击福康殿下不该想着为边关将士改良冬衣?还是攻击她们不该发明利国利民的织机,记账法?

    殷灵毓殿下是天赋异禀,宿慧之人、一点就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