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也不止写了一张诏书,毕竟他也没忘了新犁,叫人去御花园里直接人力拉了半亩地,兴奋的难以自已的同时,加封殷灵毓为谏大夫,加侍中。
一个同样是清闲虚衔,另一个是可以自由出入禁中,随时面圣的殊荣。
元狩三年,长安城的初春,未央宫外的柳枝刚抽新芽,而整个大汉的官署却已如炸开的油锅一样沸腾了起来。
刘彻的诏令已经在一级级向外传递,命各郡县工官,依新制曲辕犁图样,各郡接到旨意后,旬日内赶制千具,分发百姓春耕。
十天!就十天!十天能干什么啊十天!
陛下这不是要人命吗?!
各郡太守嘬着牙花子,压制着破口大骂的冲动,往下尽可能合理的分派任务。
匠作监内也在赶工,众人早已见识过曲辕犁的威力,感叹纷纷。
“这犁辕弯曲如月,竟能省去耕牛调头之耗?”
“尔等细看这处机关,深浅可调,真乃精妙之举!”
少府令丞憋着一口气,看谁都不顺心,大声道:“赶快!铁范准备好了没有?那边的!别刨你那木头了!都偏了好几寸了看不见吗!”
怎么一个小女娃娃就能后来居上!他不服!他要让手下匠人闲暇时也好好琢磨琢磨,这样他也好上陛下面前露脸去!
另一处别院中,十余家世族家主围着院中试耕的曲辕犁沉默不语,犁铧在松软的菜畦里划出笔直的沟壑,亲自上阵拉犁的管家擦着汗禀报道:“比旧犁省力六成有余。”
一位白发苍苍的家主率先打破沉默:“此犁若推广,百姓耕种效率大增,粮食产量必涨。”
“是福也是祸。”另一位家主皱着眉头,“粮食多了,百姓日子好过,可咱们的影响力怕是要减弱。”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亦深知,自家的根基在于对资源和人力的掌控,这所谓曲辕犁的普及,会让百姓对他们的依赖降低。
“当务之急,我们得想办法参与其中。”其中一人提出建议:“比如和官府合作,参与曲辕犁的制造和分发,从中获利。”
“可陛下旨意已下,匠作监和各郡县工官都在行动,我们插得进去手吗?”另一人质疑。
“不如联名上书,以'教化边民'为由,将新犁优先配给世族封邑,届时……”
“不可,届时陛下定会以其他的名义拒绝。”
众家主相视一眼,心里也没底儿,这时,又有一人意味深长道:“各位,想想自家坞堡里的耕奴,这对我等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