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假期(2 / 3)

衙协同合作,总结民生百事,分析当地最适宜向何处方向发展,并向外传授手艺。”

    “赡养老人之所,也可以收容伤残退伍老兵,轻伤者可为护院,难以自理之人,既然是为大明尽忠,也该安度余生,可振士气,更显陛下仁德关怀。”

    崔亮刚靠下的身子又坐直了。

    “老农知节气,老匠通百工……有些老人长居当地,连什么时候容易洪涝都晓得,的确是能帮上好些地方。”

    “这收容残疾兵丁最妙!如此更能使将士归心,只是又要多一笔开销……不若叫户所拨些钱粮?毕竟也算是给他们分忧!没处去的轻伤兵丁,去当个护院也尽够拿些嚼用了!”

    杨思义纠结的端着茶都忘了喝,法子诚然不错,但绝对撑不起所有老人的费用,想了想还是放下茶盏:“那孤儿弃婴呢?又作何解?”

    殷灵毓依旧是平静的样子,但举起三根手指,一根一根摁下去:“可分三等,幼童养之,童子教之,少年用之。”

    “既然无父无母,陛下,朝廷,当地县衙就是他们的父母,养大他们,教授他们,让他们自小明白忠君爱国,长大后自然该反哺我大明各地。”

    钱唐看殷灵毓的眼神多了两分慎重,试探道:“殷郎中倒是思维缜密。”

    这侃侃而谈的样子,和她的表现并不相符,难不成也是个城府深重的?

    “先父曾教授过下官,没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人体尚且如此,何况我大明的不同人群。”殷灵毓从容道。

    钱唐等人也知道她的背景来历,一联想到老仵作带着小仵作摆弄尸体……几人难得默契,异口同声。

    “好了,你不用说了。”

    “哦。”殷灵毓乖巧闭嘴。

    钱唐等人一番商讨,暂且则敲定了驿站,官衙,兵所,与合称为养济院的育幼堂和养老院的合作关系。

    不算不知道,这样一来,再拉拢些富商捐赠,朝廷稍作支援,将其加入考评督促官员重视,花费比想象中竟然少了四成半。

    而且经年累月下来,所带来的政治收益比花出去的钱粮要重要得多,这下杨思义再看向殷灵毓的眼神就多少带了点思量。

    这孩子虽然思路不太像正道儿上的,但是省钱啊!

    而且全无他们想象中与女子共事的种种麻烦情况和不自在,若是要到户部来用用,似乎也可行?

    俸禄一事,还得等具体的情况来分析,杨思义便暂时搁置了,至于假期,他们倒是不敢争的太狠,你一言,我一语,没敢照着宋朝来,那就只能参考汉唐旧制了。

    这方面崔亮最有发言权,但也拿不准朱元璋的心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