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冲岂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将包袱塞入怀中再拿出时,已非先前那个包袱,而是事先放入怀中的包着假玺的包袱。真玺在短暂地脱离视线后已神不知鬼不觉地被调包,他得手后片刻不敢耽搁,立即返回客栈与姜公钓等人会合。为防走漏风声,连帮中兄弟也暂且瞒过,对玉玺之事绝口不提。
然而他心知魏忠贤很快便会醒悟,必须尽快将真玺送至安全之处。当即怀揣玉玺再赴新帘子胡同,一路上七拐八绕,几度改换路线,确认绝无跟踪后,方才闪身潜入鸳鸯叩的香闺。
“此物拜托姑娘转交王爷。“少冲将玉玺郑重递上。
鸳鸯叩喜形于色:“公子真乃神兵天降!王爷得公子相助,何愁大业不成?“她将玉玺贴身收好,“王爷不日便到,奴家定当亲手当面奉上。“
交代妥当后,少冲返回客栈与众人商议营救灵儿之策。有人主张强攻魏府,有人建议智取。少冲虽倾向后者,但魏府戒备森严,需得万全之策。正议论间,忽有个小乞丐送来一封密信。
少冲拆开蜡封,只瞥了一眼,顿觉浑身冰凉。
信是田尔耕所写,言称被他调包的玉玺,竟又回到了魏忠贤手中!如今魏阉手中,竟有两枚一模一样的玉玺!
一番心血付诸东流,少冲懊恼不已。玉玺去而复返,速度如此之快,定是信王身边出了内奸。鸳鸯叩嫌疑最大,但此刻追查叛徒已非当务之急,最要紧的是如何再从虎口中夺回玉玺。
如今真假两玺皆落入魏忠贤之手,调包之计再难施展。正当他苦思无策时,龙百一匆匆而至,呈上公主的锦囊妙计。
原来公主早已洞悉前因后果,接到田尔耕密报后,便想出一条妙计。少冲拆开锦囊细看,不禁拍案叫绝:“妙啊!此计若成,定要那老阉贼亲手将玉玺交出来!“
烛光下,他紧攥锦囊,眼中重燃希望之火。
魏府内张灯结彩,魏忠贤正与一众干儿子设宴庆贺夺得玉玺。酒过三巡,忽闻府外鞭炮齐鸣,门房匆匆来报:“各部衙门的官员都来道贺了!“
魏忠贤一怔,暗忖此事隐秘,何以闹得满城风雨?出得厅来,但见崔呈秀、倪文焕、钱龙锡等各部要员鱼贯而入。崔呈秀抢先堆起满脸谄笑,呈上一卷贺启:“恭贺上公喜得传国玉玺!下官特献贺词:赤心捧日,无德格天,荆山之玉,祥生福地;聚千年之灵气,钦万木之精华。诚玉京之上品,贯瑶池而独尊。“
其余官员也纷纷献上贺词,什么“功高轩辕,德配尧舜“、“天纵圣人,百年难遇“,阿谀之辞不绝于耳,俨然已将他奉若神明。
魏忠贤强压怒火,命人接待众官入席,独将崔呈秀拉到僻静处:“你等怎知咱家得了传国玉玺?“
崔呈秀心下诧异:“不是干爹今早派人送请帖,说得了一对雌雄玉玺,要开赏宝大会么?请柬上还写着双玺齐出,中兴有主,真假莫辨,识者自鉴。下官这才备了厚礼赶来。“
魏忠贤顿时明白中了算计,却不好当场发作,只得佯装无事,返回宴席应酬。
他本欲私藏玉玺以备将来篡位之用,再三叮嘱五魁严守机密。如今闹得朝野皆知,再难隐匿,只得命人请出玉玺供众人鉴赏。
来人中有国子监满腹经纶的五经博士、有饱读诗书的大学士,有见多识广的御史大夫,一见玉玺都直了眼,无不倒头便拜,谀词如潮。魏忠贤听得心花怒放,重重有赏。又命人取来另一枚玉玺,让众人鉴别真伪。
这下满座哗然:“世间竟有两枚传国玉玺?真是闻所未闻!““必有一真一假,或许两枚都是赝品?“
魏忠贤勃然作色:“尽是废话!咱家不知要你们分辨?平日白养着你们,关键时刻却这般无用!“
众人吓得面如土色。偏有个不知死活的五经博士嘀咕道:“若是顾宪成、高攀龙、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