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数学学会通报的邀约(3 / 4)

bsp;   宋瑶一离开,家里就剩下一人一猫。

    二喵趴在沙发,傻愣愣地盯着窗外。

    “还真别说,有点像空巢老人。”

    许青舟伸了个懒腰,给自己泡了杯咖啡,就去书房,闲着也是无聊,他打算上楼去看看数据。

    德国那边也传来了一个大消息。

    德国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宣布,基于马普研究所技术,于2020年10月15日,实现30分钟等离子体约束及Q值15的能量增益。

    这算是彻底给仿星器领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毕竟,30分钟稳态运行是仿星器能否超越托卡马克脉冲式运行的关键,直接影响未来聚变发电的可行性。

    通俗点说,Q值15,若炼钢炉消耗1份煤,产出钢材的热量相当于15份煤,而高温维持,炼钢需维持1500℃熔炉温度30分钟,使铁矿石充分反应;若温度波动或时间不足,只能产出半熔铁块。

    因此,Q值和温度相当重要,代表仿星器的效率。

    马普研究所也十分自信,雄心勃勃地发布了下个目标,挑战劳森判断阈值。

    劳森判断阈值要求同时满足等离子体温度(T)、密度(n)、能量约束时间(τ)的乘积达到阈值,它达标了,才意味着聚变反应可自我维持,可以是聚变点火的科学前提。

    马普研究所这边Q值虽然达标,但劳森判断里的能量密度仍然不足。

    “德国佬确实牛逼,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辈子,他们是在2025年才实现Q值15的能量增益。”

    许青舟抿着咖啡,目光看向远处,“仿星器啊.夏国这边的起步还是太晚,钱的问题都没解决,最关键的是缺乏技术人员。”

    “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人才的事情急不得。”

    西南交大仿星器项目那边,零点科技又投入了5个亿用于项目升级和人员招聘。

    他把仿星器的事情抛开,喝了咖啡,习惯性地先检查一下邮件。

    刚好有一份未读邮件,来自米国《数学学会通报(Bulletin of the AMS)》。

    这个期刊许青舟倒是了解,定位“权威综述与跨领域议题评论“,和其他期刊不同的是,这个期刊由编委根据学科前沿动态定向邀请顶尖学者撰稿。

    也就是说,不接受自由投稿。

    他读完邮件,倒是明白对方的意思,大致就是约稿。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