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许才19岁,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数论界的热闹也很快就延伸到媒体。
早上,伦敦科学晚报总部,编辑们开始上班了。
“嗨,克瑞斯,早上好。”
编辑米瑞·莱文和朋友打招呼:“你看起来心情不错。”
“当然,我们不必为今天的头条绞尽脑汁。”
“哦?”
“伱看看这些。”克瑞斯把平板递过来。
“许青舟,斯图尔特教授,印度的亚吉尔教授?”米瑞瞬间明白朋友的想法。
这三个凑在一起,绝对是有趣的新闻。
克瑞斯说:“我们得再加点内容,让内容更生动。”
米瑞想了想,“斯图尔特教授的一个朋友,叫布兰达·里维斯,是个数学家。”
“这个人很特别?”
“他是个种族主义者,曾经说过,夏国的土壤不适合科学的发展,因为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可悲的壁障里。”
矛盾就来了。
“好,我们就去采访他!”
下午,米瑞和克瑞斯顺利地联系上布兰达·里维斯。
米瑞在电话里说:“我们想请你向大家说说对这次波利尼亚克猜想竞争的想法。”
“抱歉,比起这个,我对喝个早茶更感兴趣。”
布兰达·里维斯正在去上课的路上,他是伯利克里分校的讲师,对,教学任务重,没多少科研经费的那种。
“里维斯先生,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夏国那个年轻人,但我们觉得,有必要让大众听到不同的声音,您是斯图尔特教授的朋友,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布兰达有点心动,自己已经被忽略太久了。
“并且,我们愿意支付5000美元的报酬,作为您的科研经费。”
“我的荣幸。”
前两个人需要新闻,后者需要曝光,一拍即合。
许青舟没理会外界信息,用了三天时间,通过一些技巧性的放缩把M和M联系上,又通过不等式结合。
算是搞定上界相驳的问题。
就在他沉浸于庞杂的计算中时,一条新闻悄然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