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闹的大堂内,陆思文一边用葱白般的手指卷着烤鸭,一边道:
“翟达你知道么?你在京大中文系很出名的,大概是我们学院都是自诩文艺人士,经常讨论出名的作家,你是年轻作家里唯一会被心服口服夸赞的,比郭金明和韩函口碑都好!”
翟达笑道:“是么?就没有骂我的?”
“也有,但我会和他们辩论,哎其实他们都以为你会来京大中文系,我听系里老师说,可惜你是理科状元,不然京大中文系说不定又要出个名人。”
时代不同了,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作家也是,但却在朝着“非专业”方向发展。
比如辍学高中生、肄业大学生、电厂工程师、上岸公务员等,反倒是“科班出身”的越来越少。
科班中文系最后都成媒体小编了亦或者广告公司的策划
即便京大中文系,近十年都没什么人成为作家。
一问就是名家云集,一查全是50后和60后,断层十年甚至更久。
所以若是能白捡一个知名作家进校园,系里面还是会很开心的。
奈何翟达是理科状元,压根不在一个频道上。
翟达信守承诺,没有告诉陆思文她爹来过的事情,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你的作品我抽空翻了翻,但没看完。”
陆思文期待道:“你觉得如何?”
翟达比划了一个手指:“8分,作为个人处女作和自己交代,足够优秀了,但作为新人和市场交代,恐怕吸引力不够。”
陆思文有些失落,追问道:“10分的标准是?”
翟达:“市场上的同类畅销作品。”
“那《漫漫吕途》翟同学打多少分?”
“那个啊,差不多23分吧”
陆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