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领导我想进步(2 / 5)

装省按照行业标准建造,再经由研究院的需求和实地情况微调即可。

    翟达这几个月来,除了自主攻关如“超大腔体五联CVD”等各种生产设备外,工厂的规划建设也分摊了他许多精力。

    如果有可能,他其实更希望挖一个强大的半导体“厂长”来,哪怕不懂“碳化硅”也行,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筹建、调试、标准、组织都有了。

    不过很可惜,这类特殊行业的高级人员,既是管理大佬、也是技术大佬,全球范围内都极其稀少,不超过50人的那种。

    而且每个人都背着非常严密的职业协议,甚至他们的一次跳槽,就会引得半导体行业和股市波动。

    这些人往往在合约到期前好几年,就已经被三星、台极电、英飞凌、高通这样的企业盯着呢。

    他接触过一些,搞不定。

    钱不钱的是一方面,背后的东西太复杂了。

    好在研究院的强项,是学习!

    碳化硅项目本就是他们从无到有完善起来的,技术标准、工艺参数、主要设备都是自主化的,甚至和翟达后世所知道的碳化硅工艺,都有许多不同。

    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正确的路。

    我翟达,最喜欢的就是干中学!

    见众人被飞速建设的厂区震惊,翟达和小木头相视一笑,他俩有一半时间都住在东阳,每天都能从自家阳台,隔江望到这里的变化。

    看那高楼平地起,看那砖瓦皆根基。

    翟达拍了拍手,随后挥舞着不存在的小旗子,朗声道:“那么各位随我往里走别丢了,超级大而且还没按监控,不排除饿死在里面的可能性。”

    今日就是带着研究院一行来认路的,他们会在东阳留一段时间,但六月底会回去完成所有学分达成“半年之约”,再之后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带着众人朝厂房走去,离得越近越觉得巨大,周墨仰着头道:“会长,建筑面积是多少?”

    翟达:“250米×130米。”

    听着没有很牛逼是么?

    那换个说法:单层面积3万多平,只有三层但层高达到了8米,总建筑面积十万平。

    这样式的,还有两个在建。

    走入厂房后,这里已经完成了初步分区,根据工艺和技术需求,分成为净区、超净区、干燥区亦或者多标准共存。

    人员动线、物流动线、安全动线.初具雏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