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难以预料到的“立心”效果(2 / 5)

p; 曾经被认为是乌托邦最重要的竞争力。

    但目前来看,好似不需要这剂猛药,乌托邦的招生就已经够猛了。

    翟达想了想道:“不着急,等分数出来再说吧。”

    开完会,众人聚餐去吃鸡公煲了,而翟达则选择去找许学军。

    卷闸门开着,许学军坐在里面抽烟,看到翟达来了眼睛一亮,但人却没动。

    “怎么这么晚?”

    翟达看了看时间:“说了六点后来,这不刚好?”

    “东西带来了么?”

    由于昨日许学军爽快的给出了(笔记二),翟达也没矫情,拿出了(笔记一)。

    许学军拂过那深红色的封面,感慨万千当场就翻看起来。

    翟达没打断,只是等待。

    十分钟后,许学军抬头道:“十年前吧,毛纺厂清理一个老图书室,那些旧书被当做废品一箱一箱堆在路边,环卫工知道我爱收集些老书,尤其是工学类的,就叫我去挑拣,找到了三本。”

    “我也不知道于师傅写过这东西,他理应是想给毛纺厂留下技术,可惜破厂子一年不如一年,到现在就剩个成衣厂,就会糟蹋东西”

    翟达点点头,毛纺厂作为建国初期少有的工业单位,以前涵盖的东西可不止纺织,计划经济下国家需要什么,就要做什么,没基础也得克服困难。

    外公于立华就是因为要组建“精密仪表厂”,从东三省老工业区调来的技术能手。

    如果分阶段的话,50年代是发展期,60、70是鼎盛阶段,80之后开始在下坡路上狂奔,至今没奔到头。

    毕竟下坡路更省力

    “我见你耍过那魔术,你的手很巧,很稳,有于师傅几分天赋,浪费了可惜。”

    “既然你想学,我就教你,我没有于师傅的水平,但指导你也够了,就当是还当年的情,以后你每天六点后来我这。”

    翟达感觉干劲满满,挽起了袖子:“没问题,我今天做点什么东西?”

    他也是查过资料的,金工大多从做点小工具开始。

    刚好外公的笔记有解封任务,应该很快就能完结。

    许学军:“做个锤子。”

    翟达笑了笑:“你还挺会一语双关,锤子就锤子,从哪里开始?”

    许学军:“我是一语一关,做个锤子!今天我要看书,从明天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