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翟达也和许学军站在了一边,看著一项项准备工作完成。
所谓压铸,就是文压又铸。
专门採购的免热处理铝合金锭,被填充在熔料仓內,被逐渐加热至700°左右变为液態。
於此同时,两半儿模具,由喷淋系统预喷脱模剂,这个过程为了確保安全和效率,是机械进行的,但也不复杂。
等到铝合金熔为液態后,模具合併上锁抽真空,而后高温铝水从下方,以巨大压力快速注入,数百公斤的粘稠液態金属,整个填充过程不超过1秒。
为什么要这么大压力相当於趁著金属反应过来之前,已经被冲爆了,大压力可以提升模具细微角落的填充饱满度。
9000吨的锁模力,配合200pa的注塑力(两千倍大气压),如果不算熔化金属的时间,整个成型过程不超过一分钟,就已经完成了一辆汽车的电池托盘。
而採用衝压+焊接模式,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七八个小时,由四五位熟练工人,或者漫长的自动化生產线完成。
然而片刻后,当两块沉重的模具分开,露出里面的合金件时,所有人却陷入了沉默准备好的欢呼被掐在了嗓子里。
不用去测量材料空隙等细致问题,仅仅肉眼,就能看出合金件缺了一个角,原本规整的外形,好似一部分被揉成了橡皮泥,乱成一团。
赖磊一瞬间冷汗就下来了。
等到机械臂取出灼热的构件,放入液体池中冷却,眾人赶紧围了上去。
“填充有问题还是材料有杂质”
“会不会是温度不够提前凝固导致材料淤堵”
“不应该呀...温度传感器都正常...”
七嘴八舌中,赖磊作为带头人,却有点沉默。
他太紧张了..:
这种大型设备,任何失误带来的损失都是数以百万计,工期更是会延长数周乃至数月,而隔壁的汽车工厂还在等他呢,若是因此只能先採用第二方案抢生產,耗费的资金更是天文数字.::
他並非无能,而是感觉脑子有点不转了..:
直到一双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莫慌,是模具出了问题。”
“师父!!”
转头看去,许学军不知何时颤颤巍巍走了上来。
其实他一开始就朝这边出发了...只是速度慢了一些。
翟达扶著许学军,脸上也並没有责怪,只是带著淡淡的笑意。
他也看出问题了,不过此时,还是让老许露一手吧。
许学军挥挥手驱散难闻的废气,颤颤巍巍走到尚有200°以上的模具前,左右两部分各自看了看。
此时赖磊才反应过来,大脑重新:“师父....模具我们检验过了,完全符合设计標准”
许学军板著脸,语气中却劝解多过责备:“符合標准,只代表符合设计者的需要,但不代表东西就对了,液態物质的湍流等问题永远是谜,这是逃不过的,只能一遍遍验证。”
从身旁一人手中接过扳手,想要指向模具某处,却发现自己够不到,於是毫不犹豫將扳手递给翟达。
甚至,没和翟达交流他想指出问题的是哪个部分。
他相信,翟达和他一样,早就看出了问题。
翟达用扳手指著右上角某处,而后看向老头笑了笑。
老头这是考他呢。
许学军道:“这里通道过於狭窄,铝液高压通过时估计產生了飞溅,导致液滴提前凝固阻碍后续注入。”
赖磊定晴看了许久,若有所思:“还真有可能,可这模具...哎...”
这种“特种钢”超大模具,都是“龙门车削”完成的,他们这没法改。
900万一副!而且再定製还要一个月,心在滴血啊!
然而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