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开门,是环保。(2 / 3)

不住了,这位大佬站了起来,踱步到了会议室窗前,拉开窗帘,看着外面的工信部的大院。

“翟总,这就是我这几年面对的麻烦。”

“我们体制特殊,集中力量办难事应该是我们的特长,但汽车行业、尤其是民用车这潭水,真的很难搅动起来.我常在想,需要多么大的力量,才能推动这些主流车企动起来.”

这位大佬转过头来,目光里带了几分凌厉。

“后来我想明白了让它们知道自己错了很难,但若是让它们知道自己快死了.它们会改的比谁都快!”

翟达沉默不语

这就是身居高位,且有大决心者的感觉么.

眼前这位是真的想做事,也真能做事。

“常有人问我,老万,那些合资车企难道没有交税、没有创造工作岗位、没有造出车么为什么非要折腾。”

“那我要问,为什么合资车企敢于阳奉阴违,敢于消极对待国家产业升级,占领工业高地的计划到底是国家占得一半说的算,还是另一半说的算”

汽车,一个很独特的行业,它的附加值.其实远不如半导体。

成熟的半导体工业,每100万产值,附加值可以达到70%,而汽车工业只有25%左右。

但另一方面,每100万产值,半导体工业只能创造0.2个岗位,而汽车工业是1.2,相差六倍。

蔓延汽车生命周期的零部件、维修、美容、金融等,则还要额外增加4-5个岗位。

并且:汽车工业产值规模,是半导体的3倍。

没有国家不重视汽车工业,这是人类工业历史最成熟、也最核心的领域。

占据这块高地,意味着数以千万计产业工人的生计,意味着社会整体运行质量提升,意味着可以从全球获利。

其实自从获得【机械核心】之后,造车这一选项就一直在翟达的备忘录里。

随着一项项技术拆解,脚步似乎越来越近,但以汽车工业的复杂性,其实连一半路都没走完。

就像万罡说的,技术,只占据40%。

再垃圾的产品,有人买才是硬道理。

翟达有自己的计划,和万部的计划.只能说“合而不同”。

“您希望有鲶鱼搅动浑水,但鲶鱼本身可能会被群起而攻之,包括养鱼的人,我说实话,研究院不缺可以发展的方向,也不缺盈利的领域.仅仅养鲶鱼,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即便有补贴扶持么”

翟达点点头:“是的,即便有补贴扶持。”

“而且哪怕是研究院,也很难短时间内做出成熟的产品,安全、配套、质量.大概需要两三代才能趟出路子在此之前把不成熟的东西交给消费者,我不赞同。”

市场和舆论的不支持,并不会在研究院身上就成为特例,这个时间点比后世还早,造车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

他可不想日后被做成鬼畜视频、或者车造出来刚出厂就被点着火、更甚出了点车祸直接手机短信全国通报。

如果不能对舆论产生有效的节制,最后只会变成大烂账。

虽说他不惧怕“砥砺前行”.但我为何非要踩着刀片又不是挣不到钱。

万罡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但民营企业一切以利益为核心,这点无可指摘。

直到听见翟达说道:

“但如果换个思路把鲶鱼丢出去呢”

万罡一愣:“丢出去去哪里”

“去到环保已经逐渐魔怔,正在大声疾呼‘地球快死’了的海外.”

别引进鲶鱼了直接鲶鱼扔外面。

墙外开的,墙内会伸着脖子闻的。

这个时间点,正是西方“抽象环保”高歌猛进的时期大街上隔三差五就有抖动着雪子的抗议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