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带来的动力,远比“物质”更能驱动他。
翟达:“但这不一样,如果有机会,还是想把您从毛纺中学拉出来。”
于是沈睿直入主题:“孙马庄去看过了”
翟达好奇:“您也听说了传这么快”
不昨天下午才定下的么
“不是听说了,是东阳只有那里最合适,若是其他地方,我第一件事就是劝你换到孙马庄。”
翟达笑道:“您看,这不就对上了确实是孙马庄。”
将昨日回来后的情况,和沈睿老师说了一下,翟达道:“基本就是定了孙马庄,只等春节后,工信部与省里来人,就会开始审批备案流程。”
“出让还是租赁”
“我倾向于出让,毕竟是重资产。”
“建议出让金分期支付,并以承诺税收抵扣,以你的规模很轻松就能达到,如果税收抵扣+营收达标出让金部分返还,土地成本理论上可以降低80%。”
翟达张了张嘴:“我本身就享受出让底价70%的政策。”
“那不是更好你又不是骗子,还怕白拿”
沈睿的建议不是规则里写着的,但却是可以谈的,东阳没有这样的先例,但外地许多招商谈判有类似操作,并不违规。
这也是他长期关注产业变化带来的“视角广度”。
三两下吃完自己那份,沈睿道:“我们一会儿再去孙马庄看一看,那边的地块并非横平竖直,边缘处和几个村镇有接壤,最好关注一下他们的土地使用情况,我也好几年没去了。”
翟达笑道:“这么着急毕竟这是春节啊。”
话虽这么说,人还是走到收银台前准备买单。
得,又得加班。
“老板买单,多少钱。”
没想到天天凉皮店的老板娘、那位胖墩墩的大婶居然摇摇头道:“不收钱不收钱!”
翟达一愣,心道是沈睿老师付过了没看着啊
大婶笑的脸上褶子堆在一起,压住翟达准备掏钱的手:“翟老板要回来,这是整个东阳的.那啥哎呀我也不会说话。”
“你不认得婶,但婶一直认得你,从小学就来,以后还常来这吃,都免费!”
“咱东阳的骄傲要回来了,哪能收你的钱!”
翟达被压着的手想抬起来,却发现很沉。
此时他才注意到,小店里其他食客,其实也一直朝这边看着,他其实早已经被认了出来。
翟达钱包里那张20块钱,最后还是没能抽出来,虽然对他来说,这已经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了。
只是对着这位大婶笑道:“那以后我还要带好多人来你这吃凉皮呢,那咋整”
“都免费,都免费!”
天天凉皮店外,翟达呼出一口带着辣椒油香味的哈气,沈睿老师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买单了”
“没买,承的住。”
沈睿没有问什么东西‘承的住’,只是笑道:“那挺好的。”
两人一起朝红旗商场边缘走去,打车去孙马庄看看。
李康达的视角要看,沈睿的视角,也要看。
出租车上,大概是终于觉得沈睿的身份对他来说不再是单纯母校老师,翟达多了许多问题想问。
“沈老师,当初.您是为什么选择回来当一个老师人大博士那个年代很吃香才对吧”
沈睿沉吟了片刻,表情中也带了点回忆。
“和你刚才的情况类似”
“刚才,凉皮钱”
“对,就是凉皮钱。”
沈睿也不再将翟达单纯当做一个自己学校的学生和晚辈,也终于愿意谈一些往事。
目光看着窗外,从老城区朝新城区而去,道路两边的建筑,好似一副时间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