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做点什么和写点什么(2 / 3)

>

如果不经历大起大落,作家身份带来的收入,会成为他压箱底的本金,尽量少动用。

一家人吃了早饭,翟达收心坐在书桌前,带上【动感p3】,捏着【文艺少女的笔】。

找了个合适的bg,翟达闭眼构思了片刻。

作家这个身份,最初是机缘巧合,后来是为了挣一笔,现在则成了他的特殊光环。

与切切实实的爱好。

他喜欢构建一个故事,并和人分享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当一个个角色在书中走完自己的故事,他也能从中获得思考。

人总是喜欢能够留下“作品”,可以是一个物件、一首歌、亦或者一本书。

这代表自我和世界的交流中,留下了痕迹。

翟达闭眼了许久,并未着急动笔。

《断指》对他来说,有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跳脱出前世影视作品为骨架。

第一次以重生后的真实经历为血肉。

第一次以类悬疑侦探风格为底色。

他对这本书可能没有野心,但却有着诚心。

甚至脑子里,还回忆起陆思文的《东阳往事》,那其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中式悬疑作品。

小木头自然是会寻着翟达而来,也在书桌上布下了自己的数学大阵,坐好后看了一眼沉思的翟达,圆嫩的膝盖一点点试探,最终触碰到了某人才算安心。

这是她最喜欢的环境,从三毛小区开始。

足足沉吟了半个小时,翟达终于提笔汲墨,写下了新书的开头:

“吴数三有个奇怪的名字,算命先生给安排了个生僻字“”,寓意有饭吃且命里缺火,但上户口的时候死活无法录入,争执中的父母怄气之下,就变成了‘三’.”

翟达落笔很快,他已经习惯了手写而非打字,锋利工整的字迹在稿纸上快速落下,思绪与灵感有了着色。

实体文学不同于网文,少有多于30万字的,所以紧凑和隐喻,成为了实体文学浓缩精华的主要方式。

短短一段话,交代了名字、隐喻了主角的结局,暗示了家庭文化情况,且一笔带过了父母感情的状况。

顺便蛐蛐到了吴越。

他说到做到,就叫吴数三,这名字挺有趣的,很鲜明。

网文才会起华丽的名字,叶凡、秦羽、龙日天,实体文学一般偏向于落地,寻找一种.土地里长出倔强菌子的感觉。

青春文学除外。

“警校考试前的同学聚会上,他如同不会弯折的咸鱼一般,豪情壮志道‘我干了你们随意’,但落榜后,那道看得见却卡在头顶的分数线,也成了挂着咸鱼的绳子,沾染了一个年轻人的腐臭雄心.”

“直到此时,那臭味依旧缭绕在吴数三的身上,让他夜里常常失眠.”

“小伙子,这咸鱼怎么卖”

“六块!”

——————

之后的几天里,翟达很少出门,一门心思扑在了写作上。

并且乐在其中。

《断指》的前半段是幽默与紧张交割的,就如同“吴数三”的成长,从有小聪明的混不吝,逐渐成长为书中的“猎人”。

对于书中主角的上限,翟达不会让他达到原型吴越的程度,太离谱了。

所以事实往往比小说更夸张。

而里面每一起拐卖案件,都取材于“洋洋爸爸”所在的寻亲会,来自于真实的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书的结尾,翟达会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公布,这是多次与他们探讨后决定的。

显然这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巨大变化,但他们愿意抓住任何一丝微小的机会。

与孩子的回归相比,个人信息被主动曝光可能引来的骚扰,不过是蚊虫叮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