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贾琮声望日隆,身负双爵之后,贾母会首肯元春之事,其中最根本的因由。
此时,贾母多少猜出一些事情,自己二儿媳交好夏家,只怕要想借夏家的关系,为女儿元春谋取内宫屏选之事……
不过,即便贾母有了这种猜测,但毕竟无法做准,所以也不太当一回事。
贾母出身婚嫁都是勋贵豪门,半辈子见多了大家谋取富贵的手段,宫中圣宠之事,历来都是艰辛难办。
自己二儿媳是个什麽材料,贾母心中比谁都清楚。
如果二儿媳真是个有能为的,孙女元春岂会在宫中蹉跎九年。
家中这些年花去多少银子,元春之事都是毫无所成,就凭着自己二儿媳,拉着一个商户鼓捣一番,这事还就成了,那才是鬼话。
不过,贾母看夏太太的举止言行,可是比自己二媳妇精明许多,事情能不能成,也是未为可知?
总之,自己二媳妇这种能为城府,不要说建功的本事,连闯祸的资格都没有,自己何必去多操这个心。
自己不如当成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荣国府公中也好置身事外,事情没成不奇怪,要是真成了也是意外之喜。
……
贾母想通了这番心思,对夏太太多了几分热络,彼此说了不少亲近话语,又夸奖夏姑娘容貌出众,性情爽利,是大家之选。
其实,贾母这话也不算昧着良心的奉承话,夏姑娘外表卖相,的确当得起贾母这样夸赞。
夏太太听了贾母的话,心中暗自高兴,只是口中却颇为谦逊。
说道:「老太太这才是过誉了,我家老爷走得早,就留下这麽一个女儿,所以我平时对这丫头,管教也严厉了些。
但是即便如此,这丫头还是三朝两夕,丢三落四,总也不能事事周全,毕竟还是年轻不牢靠。
夏家这些年也是血脉不振,上辈子的老人都走了,我又是日常照管家中生意,她也没个高辈有福份人,帮着我事事提点。
我这丫头没有府上姑娘们的福气,有老太太这样年高德勋的诰命,日日教养薰陶,见了你这些孙女这等得意,我打心眼羡慕啊。」
夏太太这话说得漂亮,贾母听了也觉得颇有脸面。
王夫人也觉自己有识人之明,结交邀请的外客,即便在老太太这等超品诰命之前,举止对答好生体面,自己果然是没看错人……
一旁大这肚子的王熙凤,一双明眸来回转动,总觉得那里有些不对,一会看看夏太太,一会儿看看姿容秀美的夏姑娘。
贾母笑道:「夏太太过奖了,我那些孙女我也是宠的,不过小姑娘家的,日常总归有不周到的,这些都是寻常事情。
我姑娘的时候,可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