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平儿劝道:「如今二爷落难,只要保住性命,就是来日方长的事,旁的也没法计较太多了。
三爷说他是在辽东立功封爵的,辽东很多将官和三爷都是生死袍泽,二爷去了那里才方便三爷关照,可是比去别的地方可靠得多。」
王熙凤听了这话,才彻底放下心来,说道:「我倒是把这茬忘了,三弟可是在辽东发迹,连东府的大半爵产都在辽东。
那地方可有三弟一半根基,二爷去了那里的确能放心,就算天寒地冻,不过多让他带银子和衣服也就罢了。」
平儿笑道:「如今二爷的事情落了地,奶奶也可以放了大半的心,只要好好养胎才最要紧。」
王熙凤叹道:「经了这事我算是看明白了,二爷出了事情,老太太和老爷虽也心疼焦急,却是使不上半点力气。
这事到火烧眉毛的关头,还是靠三弟在皇上跟前的脸面,才帮二爷捡回了小命。」
平儿笑道:「要说二爷才是个有福分的人,有三爷这样的兄弟扶助。」
王熙凤笑骂道:「瞧把你得意的,心里乐开花了吧,我给你塞了这样一大金元宝,你这丫头回头攀了高枝,不要转眼就忘了我。」
平儿红着脸说道:「瞧奶奶说的,我是这麽没良心的人。」
王熙凤笑道:「这还真说不准,我是早看出来,三弟哄女人的本事,估计不比做官的本事差,你落到他手里,迟早找不到北。
将来有没有良心还真不好说,不过不管如何,我让他得了你这样的,他总要记得我的好。」
……
荣国府,荣庆堂。
平儿得了贾琏被宽宥免死的消息,迎春自然也把这事早早告诉贾母。
贾母和贾政听说了消息,也都心中如释重负,贾琏犯下边关贩卖盐铁之罪,能保住性命也算大幸,他们也从没奢望贾琏能全身而退。
虽然还是免不了一个流配边疆的命数,但贾母和贾政多少还有些见识,知道贾琮在辽东立功授勋,连东府的爵产根基都在辽东。
他们出身高门大户,日常听多了这样的事情,多少高官显贵获罪流配,就因人地生疏,无人看顾,都活活客死异乡。
贾琏发配去了辽东,等同到了贾琮的地头,必定就能得到兄弟的关照,将来也能活着返回神京。
在贾母想来这大概是贾琏最好的结果,再想到贾琮心中多少感慨,自己和这孙子虽不亲,可偏偏家中最顶事的还是他。
她对身边的鸳鸯说道:「你去东府叫琮哥儿来说话。」
又对迎春说道:「你兄弟官场上有根底,倒是问问琏儿要去多少年头,也不知我能不能活着等他回家。」
迎春安慰道:「老太太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