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2 / 7)

无缝,就算圣旨上说他怠职无能,也无法证实他有罪责。

    如今看到贾琮在这里出现,多少已经明白,自己所做一切,并不是自己认为的那样毫无破绽……。

    贾琮继续说道:「当时我也以为,是张康年听过圣旨之后,以为必定败落,才铤而走险,杀人潜逃。

    但是,我听五城兵马司的人说,不仅张康年的府邸在丰乐坊,你杜衡鑫也住在丰乐坊,让我一下子察觉这件事的蹊跷。」

    那些蒙面刺客片刻之间,就杀光二十多人,武功高强,手段凌厉,非同凡响。

    既然做到这一步,就应斩尽杀绝,以免走露风声,怎麽偏偏放走个没本事的小兵,让他回来和我通风报信,这未必太不合情理。

    而且张康年只是被停职察看,并未落实罪,他的罪名比你还轻,他在神京颇有背景,未必没有脱罪可能。

    他既能坐兵部右侍郎高位,他就不是个蠢人,不能连这点厉害轻重都不清楚,他没必要做这麽激烈的事,将自己后路全部斩断。

    而且,五城兵马司在你府外加派人手,可你杜府大门紧闭,一切如常。

    你们同住丰乐坊,相距不到一箭之地,发生怎麽大的事,你杜衡鑫却置若罔闻,未免有些太奇怪。

    没错,不管是我,还是杨宏斌,对当年水监司大案未了之局,我们最怀疑的就是张康年,因当年他在邹府的言行,实在太扎眼。

    可是,我下姑苏前,收到了一封中车司密报,上面是调查卫军高级武官私隐之事。

    上面说当年张康年做苏州卫指挥使,罗雄曾是他最信任的副手,两人交情深厚。

    但是交情深厚,不代表张康年就认可罗雄的才器。

    后来张康年晋升金陵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曾有人推荐罗雄接替他成为苏州卫指挥使。

    但张康年却极力反对,认为罗雄虽有些才干,但性情莽撞,城府不足,难当大任,他想推荐自己的人选。

    最后是你杜衡鑫力荐罗雄,才让他坐上苏州指挥使的位置,从此罗雄便对你唯命是从,对张康年心存芥蒂。

    这种官场阴私,除了你们当事三人,外人知道极少。

    不过以中车司之能,打听出这些秘事,却不是什麽难事。

    所以表面上,人人都觉得,罗雄是张康年的心腹,其实事实正好相反。

    再加上我意外得知,周正阳一直潜逃,就是因被罗雄藏匿。

    罗雄和周正阳同为卫指挥使,官场上处于制衡竞争的状态,他又怎麽会干冒风险,将对方藏匿。

    除非罗雄也牵扯进水监司大案,或者是他收到了上命!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意识到,你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